第A03版:综合;声音

技术助力民心工程跑出“加速度”

——记上海市房屋安全监察所房屋检测管理科副科长周建武

本文字数:1697

□见习记者  王葳然

“周建武同志在工作中,特别善于总结归纳、举一反三,为全市老旧小区加梯工作提供了许多有成效的方案。”

同事话语中提到的主人公周建武,是上海市房屋安全监察所房屋检测管理科副科长,毕业于同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岩土工程师。自2011年研究生毕业后,他便进入上海市房屋安全监察所,先后从事检测鉴定、房屋安全管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安全性论证等方面的工作,曾获2011年度上海市房管行业“青年岗位建功先进个人”、2020年度上海市房屋管理实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2022年“城市之星”上海城市治理青年人才创新大赛银奖(城市更新赛道一等奖)。

安全当头  守护城市房屋管理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城市房屋安全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安全的重要内容,更是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本市上世纪90年代之前竣工的房屋面积超1.6亿平方米,房屋超龄服役、年久失修情况普遍,房屋安全形势严峻。为了填补本市相关法规缺失,破局房屋安全监管窘境,建立与超大城市特点相适应的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自2018年起,周建武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全程参与了《上海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办法》(市府令39号)的起草工作,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和实践经验,在总结国内外重点城市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日常巡查养护、定期安全检查、周期性检测、计划修缮和应急处置为基础的,一整套房屋使用安全防范机制,并被写入《办法》。

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全市开展的自建房“百日行动”集中攻坚整治活动中,他作为自建房安全整治工作专班成员,全程参与了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为经营性自建房的质检和整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百日行动”圆满完成,为守护城市安全运行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技术方案  解加梯难题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关乎改善百姓居住环境的一项民心工程,但在加梯施工过程中,小区居民担心施工周期过长,干扰正常生活。为解决居民忧虑,周建武开展上海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装配式技术及安全性研究,研发了钢结构装配式加梯技术,主要解决主体钢结构、电梯部件、一体化外围护墙板、内装饰以及基础的预制预装技术。以闵行区龙柏一村西郊公寓整小区加梯为例,他说:“电梯框架在工厂完成预装,解决了老旧小区加梯施工周期长、噪音扰民,和长时间施工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基本做到小区居民早上出门上班,晚上下班回家主体就已经吊装完成的效果,仅用时半年就完成了龙柏一村40多台的加梯工作,极大地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对于钢结构井道存在的耐久性、防火等问题,他牵头开展了上海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装配式技术研发,对混凝土装配式加梯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采用波纹管通孔灌浆技术,创新性地解决了混凝土装配式施工存在的精度和质量控制难题,大大缩短了混凝土井道施工的时间,为混凝土装配式加梯技术的推广创造条件。

此外,记者还获悉,普陀区风荷苑居民中,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四成,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400多位,住在中高层的“悬空老人”上下楼难的问题亟需解决。该小区北邻河道,南邻地铁,对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现行新建标准无法沿用,这一度成为加梯民心工程无法提速的一大痛点。周建武创新性地提出了整小区成规模加梯论证新模式,即:用“取最大公约数”的思维,将该小区内79个单元的10个房型进行归类,统一评估,节省了地勘、检测和设计费用,也简化和压缩了审批流程,这一模式也被采纳并在全市推广。作为目前全市在建最大整小区加梯项目,该小区仅用时一天半,就完成了所有方案的论证。过去签约一栋设计一栋再评审一栋,需要至少两个月才能开工,而通过整小区成规模论证,前期设计和评审均已完成,只要居民意愿统一便可直接开工,做到了“方案等人”而不是“人等方案”。

截至目前,本市今年已通过安全性认证的电梯数超过3600台,全市范围内的老旧小区加梯工作也跑出了加速度。

在同事眼中,周建武技术过硬、态度严谨、认真负责。他全程参与了本市一系列加梯政策文件的制定工作,作为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一个缩影,他表示:“作为全市加梯专班的一员,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政策和技术上的双重优势,为全市范围加梯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技术助力民心工程跑出“加速度” 2023-12-25 2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