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声音

青睐“低分店”是对网评失真的警醒

本文字数:967

□  苑广阔

近来,消费者反向选择低评分餐厅的现象引发热议。不少消费者表示,一些“高分店”令人失望,而一些“低分店”反而带来惊喜。(《工人日报》)

现如今,消费者在选择新的就餐场所时,往往习惯通过一些网络平台来查看餐厅的评分情况。然而很多消费者也坦言,那些“高分店”带给人的消费体验,并不一定让人满意,口味、价格、服务都没有网上评价得那么高。于是,一些消费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一些“低分店”吃饭,反而能够带来不小的惊喜。

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有原因的。多数餐饮商家,都希望通过在网络平台上积累好评从而带来引流作用,而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好评,一些餐厅会通过赠送餐点、优惠券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写好评;还有一些餐厅会邀请美食博主等到店体验,制作探店类短视频,达到引流的目的;部分餐厅还会通过专业的运营方式达到“刷好评”的目的,花销虽多但效率高、效果好。

很显然,部分餐厅的这种操作,实际上就是在人为地控制,或者说影响了网络平台对自家餐厅评价的真实性。换句话说,这样的消费者评价,往往是掺杂了水分的,很难做到完全的客观真实。这就是很多消费者看到某家餐厅网络评分很高,去了以后却发现不过尔尔的根本原因所在。

反过来说,一些餐厅虽然开了很久,饭菜味道、口感,以及服务水平也不差,但是却因为没有通过各种方式去干扰和影响消费者的评分,导致他们餐厅的总体评分一般。但消费者留下的评价,却都是真实的。一些网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没有怀着很高的预期,结果消费了以后,反而餐厅给人的体验超出了预期。

“高分店”不一定真的好,“低分店”也未必真的不好,这种现象的背后,无疑是对网络评分失真的一种警醒。要知道,由食材、口味、服务等要素构成的品质、形成的口碑,才是餐饮业立店之本。哪怕营销再好、评分再高,只要品质不佳,消费者还是会用脚投票,选择离开。消费者选择饭店时舍高就低,正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有关方面在整顿净化市场的同时,也应改进和完善餐饮企业在网络平台上的评价和展示机制,遏制评分注水现象,让有品质的“宝藏店铺”得到应有的分数,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让人欣慰的是,针对网络平台评分乱象,监管也在发力。此前,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刷单炒信”不正当竞争案件中,就包括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刷单套餐”案;在安徽蚌埠,一家餐厅也因为“好评返现”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办。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声音 A03青睐“低分店”是对网评失真的警醒 2024-01-09 2 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