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档案钩沉

匿迹暗黑四十年 真相路上的金州遗梦

戚风

本文字数:2709

警方根据线索绘制的嫌疑人画像 资料照片

  20世纪70到80年代,他的名号包括“东区强暴魔”“暗夜尾行者”等,后来被叫做“金州杀手”(注:因为加州在历史上盛产黄金,所以加州的别称是金州)。

  1986年,他犯下最后一宗强奸杀人案后,销声匿迹,引得无数人猜测他的生死和去向。

  2018年3月,以金州杀手的故事为蓝本的犯罪纪实小说《我将在黑暗中消失》出版。

  很难想象,这个疲态尽显、出庭时需要被搀扶的古稀老人,就是金州杀手。

  2020年8月21日,迪安杰罗因13起谋杀罪,51起强奸罪和120起盗窃罪被判终身监禁,不得假释。

  东区强暴魔

  1976年6月18日凌晨5点,23岁的希拉向警局打电话求助,称她遭遇了入室强奸。

  这起案件的细节和特点在之后的多起强奸案中不断重复:罪犯脸上套着滑雪面罩,全程戴手套,用武器威胁受害者;将受害者捆绑后进行强奸;在房内盗窃,不拿贵重物,反而专挑有纪念意义却不那么值钱的私人物品。

  可是克拉门托的警探们并不能预知,此人非寻常的强奸犯,仅到同年10月,第5起连环强奸案便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个连环强奸犯的罪行有预谋。

  他如同一个处心积虑的夜行动物,在暗中筛选受害者,研究房屋的结构,熟悉这一带人的作息,仔细规划作案时间,谨慎、耐心、又缜密。

  由于他始终戴着面罩和手套,讲话时故意压低声音,作案时挑选光线不好的时段与房间,案前盯梢蹲点策划好逃离路线,再加上受害者的回忆也未必可靠,警察所了解的可靠特征只有:身高1米78,比较年轻,身材健壮,小腿肌肉发达。

  为了尽可能覆盖到此人,警察先是地毯式搜罗了有类似前科的嫌犯,向各家邻居打听消息,走访了可疑人群。

  在那年11月3日,500名萨克拉门托居民参加了控诉这位连环强奸犯的集会,大多忧心忡忡,向警官表达了他们的担忧。

  第二天,当地报纸等不及罪犯落网,刊登了记者沃伦·哈罗威的报道,称:“东区强暴魔”犯下8起连环强奸案。

  其中兰乔科尔多瓦属重灾区,罪犯对各家作息了如指掌,受害者的住所间隔也不远,这让不少警察怀疑,强暴魔可能来自当地。

  暗夜尾行者

  在成为“暗夜尾行者”之前,这个罪犯的目标较为集中,主要是单独在家的女性,其中甚至还有未成年女孩。

  其中当年15岁的克里斯·皮特莱蒂在被多次强奸之前,得到了一句如今很出名的威胁:“你要敢动一下,就会永远被沉默,而我将消失在黑暗中。”

  案发时女孩正在弹钢琴,事发后再也没有碰过琴:“虽然只有几个小时,却改变了一切。”

  强奸独居女性,显然不能让他满足,从作案的中期开始,夫妻成了他的主要目标。

  1977年的4月2日,他第一次袭击了一对夫妻,在这次攻击中,他使用了之前未曾采用的“招数”。他要求女性受害者把男性反绑在卧室,并在男性背上叠碟子,威胁道,“如果听到任何碟子摔落的声音,我就杀了她。”

  然后,他会在男性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带着被束缚的女人,去隔壁房间实施侵犯,在这样的统治下,他的受害者无不沉浸在恐惧与绝望中。

  成为“金州杀手”

  英国著名犯罪心理学家大卫·坎特在《犯罪阴影》一书中写道:“一个罪犯的历史比他的将来更加脆弱。”

  坎特认为,破获连环犯罪的关键是找出第一次犯罪前发生了什么,而不是只看最近一次犯罪选择了哪里。”在真正犯罪之前,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会这么做,所以他之前可能不会像之后那么小心翼翼。”

  对于这个惯犯来说,带来杀人欲的契机很可能就发生在1979年10月1日。

  在下属于圣塔巴巴拉郡的格利塔市,住在皇后安街的夫妇半夜被一名举着手电筒的男子晃醒。这名女子被要求把伴侣捆起来,随即这名罪犯把她也捆了起来,然后他开始在房间里翻来覆去,不断地开关抽屉,管他们要现金,但似乎又不专注于劫钱。随后他把女子领进客厅,让她面朝下躺在地板上,并把一条网球短裤蒙在她头上,随后女子听到他进了他们的厨房,嘴里不断哼着:“我要杀掉他们,我要杀掉他们。”

  一股强大的求生欲给了这名女子力量,她挣脱绳索,跑出前门大声尖叫,伴侣也得以跑进后院,蹲下并绕到树后,没有被罪犯的手电筒照到。

  或许是嫌犯的蹲点工作并不到位,受害的隔壁邻居恰好是一名FBI探员。被女人的尖叫惊动后,该探员出门正好看到一个男人骑着偷来的银色自行车狂奔而过——穿着彭德尔顿牌的衬衫和牛仔裤,带着刀具,着网球鞋,发色偏棕。

  这名探员开着车追了上去,在几个街区后的圣帕特里西奥大道上,照到了这名罪犯,然而嫌犯果断扔掉了自行车,跳过了两栋房子之间的围栏,又一次消失在夜里。

  这对夫妇给出的线索并不算多,和之前目击者提供的信息基本吻合。

  但是,或许这场惊险的追逐带给罪犯无限的危机感,这对死里逃生的夫妇成了最后两位能够活着描述他特征的受害者。

  到1980年,这位新晋杀手的脚步似乎一路南下,走到了橘子郡的达纳角,在那里,刚刚结婚3个月的吉斯和帕特里斯·哈灵顿被杀害。

  金州杀手的最后一起案件,发生在位于加州南边的尔湾,受害者是年仅18岁的简奈尔·克鲁斯。

  没人知道简奈尔为何是杀手选择的最后一人,但是自那之后,“金州杀手”如同没入茫茫黑夜的飞蛾,再不能寻得蛛丝马迹。

  44年后解开罪恶密码

  对于那些侥幸生还的受害者,即便时隔多年,“金州杀手”带给他们的精神折磨依然是近乎残忍的。甚至有位强奸受害者在案发24年后,接到了陌生男子的神秘电话:“还记得我吗?”她确定就是他。

  对于还在追查他身份的人来说,悬而未明的感觉是痛苦的,除了基本可以确定的身高、体型、血型、种族等,凶手信息却依然不够多。

  警探们也在试图找更多的证据,比如他会随身携带小笔记本,记录他所需要的信息,身兼探员和DNA专家保罗·霍斯说,在他画的“区域地图”里,可以看出一定的专业痕迹。

  对于金州杀手案而言,难度最大的则是现场无足够可靠的指纹样本,可保罗·霍斯的直觉则是,他可以通过犯罪现场找到的基因信息来打造一个路线图,最终找到罪犯。

  这个有着惊悚元素的连环杀手故事,在技术的加持下,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局。

  霍斯先是用从犯罪现场恢复的DNA,找到了凶手生活在19世纪初的曾曾曾祖父母。然后,他和团队花费了四个月的时间,翻阅当地的人口普查记录、报纸讣告、墓地定位信息、警方和商业数据库,一个名字挨着一个名字,创建了大约25棵家族树,在数千个人名之后,终于在2018年找到了迪安吉罗。

  这位72岁的退休人员,在萨克拉门托郊区的柑橘高地度过了自己的黄金岁月,随后霍斯得知——此人曾是个名誉扫地的警察,并在凶手猖獗犯案期间买过枪。霍斯对这个人充满了兴趣,万事俱备,只需一个检验直觉的时机。

  2018年的4月中旬,警员们挖出了迪安吉罗丢弃的一件物品,里面有他的DNA,团队很快将其与凶手的基因物质进行了测试——完全匹配。

  加州暗夜里曾经写满罪恶的密码,如同时间胶囊般在44年后得以破解。

  终于,我们等到了这个结局。

  (戚风  整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档案钩沉 B03匿迹暗黑四十年 真相路上的金州遗梦 戚风2024-01-09 2 2024年01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