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平安

搭建联合调解工作室,建立“三所一庭”纠纷化解机制

浦东这12家农户的“心结”终于解了!

本文字数:1015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王英鸽

本报讯  “这下吾伲终于好安心过年啦!”浦东新区书院镇余姚村的村民议事厅里,12户刚刚落笔签字的农户难掩喜悦。春节前,他们将拿到1万至3万元的补偿款,可以高兴地过个好年了。

这批发生在农户和村委会之间的纠纷,系因流转土地征收补偿引发。而农户补偿款之所以没能及时发放,是因为补偿标准始终难定。眼看新春将至,这些农户和村委会的“心结”怎么解?

书院镇余姚村以种植业为特色,盛产的马兰头、西甜瓜等农产品远近闻名,这12户农户便是以自建大棚种植瓜果为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为了让土地发挥更大价值,他们与村委会签订流转委托书,将土地和大棚一并流转,以支持建设家庭农场。其中,委托书载明:如遇国家征用土地,享受瓜果种植大棚的补贴待遇。

随着浦东引领区科创产业的加速布局,书院镇余姚村正走向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该12户农户的土地也陆续被征收。但由于农户们对流转土地上自建大棚的面积和种类存在争议,征收补偿始终未能发放到位。于是,他们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递交了诉讼材料。

考虑到涉及农民群体性利益,收到材料后,浦东法院南汇新城法庭法官徐进立即与余姚村村委会取得联系,询问土地流转和征收情况,又多次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沟通,详细了解土地位置、大棚建设情况及农户们的真实意愿。

由于原土地区域已在建设施工,相关证据未能及时保留,因此徐进研判认为,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并不利于纠纷及时有效化解,想要尽快解农户们的“燃眉之急”,还是要尝试通过调解协商解决。

“补偿标准该如何确定?大家一起来出出主意!”

为切实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质量与效率,浦东法院各人民法庭积极加强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的工作联动,搭建联合调解工作室,推动建立“三所一庭”联动纠纷化解机制。

在这批纠纷处理中,南汇新城法庭经内部商议决定启动该机制,与属地派出所、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代表共同研判案情,协力确定调解方案。“首先要确定农户的大棚属于什么材质?”“大棚的实际面积可以根据流转土地面积推定计算”“建议在春节前尽快组织调解,好让农户们能安心过年”……协调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讨论,调解的方向和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徐进随即趁热打铁,组织农户和村委会相关人员到村委议事厅就地调解,现场明确补偿标准,并依据流转委托书载明的土地面积酌情确定大棚实际面积。经过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方案。村委会也当场承诺力争年前一次性支付补偿款。

至此,12起纠纷止于诉前。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平安 A04浦东这12家农户的“心结”终于解了! 2024-01-30 2 2024年01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