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重点

龙年伊始,上海奋力打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7.0版出炉,推150项举措

本文字数:2747

图为龙年首个工作日,静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开门“迎商”

□  记者  胡蝶飞  夏天  王葳然

龙年首个工作日,上海优化营商环境7.0版出炉,提出150项任务举措。

根据《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下简称“行动方案”),为更好地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城市核心功能提升,上海将持续打造贸易投资便利、行政效率高效、政务服务规范、法治体系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召开中小企业合规工作座谈会,就行政处罚领域中小企业合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走访核心产业园区重点企业,收集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等方面的需求及建议;推出服务包,“千企千面”精准服务,发布“高效办管一类事”;签署“跨区域通办”合作协议,再拓长三角惠企服务“朋友圈”……记者采访了解到,无论是上海各区,还是法院、检察院等政法单位,龙年开工伊始,也都聚焦“营商环境”这件“大事”。

150项任务举措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这是上海自2018年至今,连续7年在新春伊始的全市大会上讨论一个老问题。

自2018年1.0版到2023年6.0版,上海共实施了951项任务举措,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去年6.0版的行动方案中,208项任务举措已全面完成。

记者了解到,今年7.0版行动方案聚焦持续打造贸易投资便利、行政效率高效、政务服务规范、法治体系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出了150项任务举措,体现面向社会和经营主体,立足于社会看得懂、企业有感受,重点纳入企业和社会各界关心的任务事项。

7.0版行动方案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注重推动解决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权益保护、诉求处理等难点痛点问题,事项安排小切口、具体化。比如,在市场准入方面,将提升“上海企业登记在线”服务品质,落实名称申报承诺制,完善核名争议解决机制,适时开展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推广“一企、一照、一码”应用,探索推动企业登记信息变更后在业务系统中自动更新;在获取经营场所方面,要推出“一站式”统一产权负担等尽职调查在线查验平台;在监管方面,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实施“事件触发式”检查,动态调整失信惩戒措施基础清单、探索失信行为纠正信息共享等便利化措施。

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健全中小微企业破产保护机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围绕法治化营商环境,7.0版行动方案提出,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完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各级非诉争议解决中心功能,建立涉外商事纠纷诉讼、仲裁、调解一站式多元化解机制。推动实施上海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地方立法配套政策,支持打造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同时推动商事调解地方立法进程,大力发展商事调解,优化解纷“一件事”平台建设,显著提高通过调解途径解决商事纠纷的案件数量。

此外,还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法院”,进一步优化审判智能辅助、诉讼全程监督、费用在线支付、办理进度实时跟踪、庭审时间在线查询等功能,加强在执行领域的应用。持续优化快速裁判、“随机自动分案系统”等改革举措,提高电子送达比例,公开平均用时、费用、结案率等重点质效数据。强化对当事人的程序引导,进一步提高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

关于办理破产方面,7.0版行动方案提出,要健全破产案件繁简分流、简案快审、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等机制。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破产保护机制。完善上海企业重整事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等。

强化司法支撑服务

打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龙年开工首日,上海检察机关、上海法院纷纷聚焦“营商环境”这件“大事”,以司法服务支撑打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上海法院紧紧围绕打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目标,接续第6年制定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落实“提升商事审判质效”等28项改革举措,推动上海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上海检察机关聚焦“五个中心”“四大功能”等战略部署,出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20条意见”,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以法治之力维护经济秩序、优化营商环境。

以上海法院为例,上海各级法院保持“解决商业纠纷”强项优势。如在依法保障合同效力促进交易诚信,审慎认定新型交易模式效力,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一审商事案件平均审理期限缩短10.8%,解决商事纠纷的司法程序指数居于全球领先水平。同时,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联合市工商联等部门推出“法律惠企”百余项举措,与全市9家金融机构建立“涉诉信息澄清机制”,帮助89家企业获得贷款2.1亿元。

破产审判方面,上海法院完善破产审判集中管辖机制。“全年办结破产、重整案件2948件,化解债务3400亿余元,案件平均办理周期从2020年世行认定的1.7年缩短至1.2年。”贾宇介绍,与此同时,上海法院还会同市发改委等17家单位联合推出管理人履职、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等35项改革措施,让“僵尸”企业快速出清、危困企业脱困重生。

针对7.0版中的加快建设“数字法院”,“上海法院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质推进数字法院建设,建成营商环境数助平台等数字系统9个,研发营商环境数字模型100多个,自动预警提示法官9000余次,数字改革赋能营商环境的动力引擎作用持续显现。”例如,在全国率先建立民商事案件裁判生效信息即时推送场景,为当事人平均节省20天,提升企业诉讼便利度。

“对标上海市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接下来,上海法院将加快制定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专项行动计划7.0版,为上海营商环境排名在全球城市中持续进位提供有力司法支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贾宇表示,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规范引领功能,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夯实良好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础。

同时,记者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获悉,今年,检察机关将对标“五个中心”建设、高水平改革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新定位新部署,升级“检察方案”,健全落实效果评估机制。同时,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合力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助力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

“千企千面”精准服务

“跨区域通办”再拓“朋友圈”

龙年首个工作日,普陀区发布“千企千面‘牵’红线,高效办管‘一类事’”。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普陀区将借助大数据加持,为企业“精准画像”,推动政策精准推送、快速直达,并就此推出“企业服务包2.0”免申办服务。在活动现场,普陀区重点企业波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播种了企业“生命树”。“现在政务服务主动送上门、主动对接,不仅有专员服务,还能在手机端直接获取,非常好。”波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刘忠生说。

昨日,静安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开门“迎商”,并与江苏启东行政审批局共同签署《政务服务“跨区域通办”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开展系统测试联调工作,为持续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跨省通办专窗与远程虚拟窗口融合服务再拓展“朋友圈”。

记者了解到,根据行动方案要求,静安将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全面融合,持续推进服务效能增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重点 A02优化营商环境7.0版出炉,推150项举措 2024-02-19 2 2024年02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