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声音

“自动续费”应少些“套路”多些“选择”

本文字数:1567

在数字化浪潮中,APP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标配”,但随之而来的强制自动续费问题却像一股暗流,不断侵蚀着消费者的权益。全国两会将近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会安庭提议,各部门应取消强制自动续费,并建立健全“退订”服务的统一行业标准,将自动续费的选择权交还给用户;同时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用强制手段为用户权益保驾护航。

莫让“隐形扣费”透支用户信任

近年来,自动续费的扣款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许多APP在提供付费服务时会默认开启自动续费功能,而消费者在购买时往往并未注意到这一点,一旦到了续费周期,用户的账户就会被自动扣款,而用户往往对此一无所知。

“自动续费”本该是为用户提供便利,使商家与消费者共赢的“合约条款”,却在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手下成了隐形的“霸王条款”在弹窗或页面的显示上,商家把“超低价体验”甚至“免费试用”标注得特别显眼,而关于自动续费服务的内容则隐藏在字里行间,用户稍不注意就会忽略;其次,这些APP的自动续费服务都是“一键开通”的,但取消续费服务却要折腾好长时间,有的还要辗转好几个平台。有网友评论道,甚至有不少APP内并没有关于退订服务的介绍,或是隐藏极深,需要点开多重窗口才能看到,想要取消服务简直比侦探破案都难。

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更迭出新的今天,“一键开通”可以执行,“一键退订”难道很难实现吗?自动续费的“弯弯绕绕”,实际上是对服务本质的异化,此类变相强制消费虽然可能会在一时“反向薅取”消费者的“羊毛”,但长此以往,对品牌口碑的累积毫无益处。企业的长远发展仍然应以服务产品内容为王,利用人们一时想试用但后期容易疏忽忘记的心理所获取的小利,只会使得企业未来的道路越走越窄。

总体而言,想要真正改变APP变相强制消费的现状,还需要政府、监管机构、企业和消费者多方的共同努力。期待未来,APP市场内能多一点高质量的服务内容,少一点“隐形扣费”的“千层套路”,在法律管制、行业监督和企业自觉的环境中,搭建起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任桥梁。

把选择权真正还给消费者

自动续费并不是一种特别新奇的商业模式,但关键在于,不少APP把这种商业模式变成了一种商业套路。有的APP不明确告知自动续费,暗地里默默扣费;有的则把退订入口藏得十分隐蔽,让用户难以解约等等。这些均可称之为“强制自动续费”,在相当程度上剥夺了用户的选择权。

事实上,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2021年5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网络交易经营者在消费者接受服务前以及自动展期、自动续费等日期前5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由其自主选择。2023年7月,工信部举行发布会,也提出重点整治用户反映突出的欺骗误导下载、强制自动续费等痛点问题。

正如安庭委员所建议的那样,加大处罚不透明和欺诈性行为的力度以维护用户权益。确实也有地方在试水,比如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就明确,网络交易经营者自动续费违反相关规定最高罚50万元。

这些更具体、更有操作性的罚则,也不妨推广开来,成为一种全国通用的规范。从以往的案例来看,不少关于强制自动续费的纠纷多停留在一事一议的层面,商家也仅仅退还消费者的订阅费用。只有进一步抬升违法成本,让商家真正感到肉痛,才能彻底遏制商家套路消费者的冲动。

自动续费涉及服务提供商、应用商店及支付平台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的取消通道不畅、扣费期限不统一是问题的根源之一。由此,建立健全“退订服务”的统一行业标准,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在手机操作系统、支付平台已经相对统一的今天,退订服务标准也不应参差不齐、自行其是,给消费者平添操作门槛。

总之,治理自动续费确实需要社会凝聚合力,探索各种可能的方式,进行系统化治理,真正起到重塑行业生态的效果,把选择权还给消费者。综合红星新闻、红网等业勤  整理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声音 A03“自动续费”应少些“套路”多些“选择” 2024-03-04 2 2024年03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