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朱非
5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首届涉外法治论坛暨中国人民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成立仪式。此前,本市两所政法院校相继成立涉外法治研究院。
提升涉外法治智库服务水平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指出,研究院要加快建成高水平的涉外法治理论研究高地、高素质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地、高质量的涉外法治资政服务高地以及高层次的涉外法治国际传播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希望研究院大力培养专业素质过硬的涉外法治人才,努力提升涉外法治智库服务水平,加快构建中国涉外法治自主知识体系,提升涉外法治领域话语权、增强主动性,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涉外法治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社会服务为使命担当,聚焦国家外交、国际关系、全球治理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法治问题。涉外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作为研究院内设机构,专门负责涉外法律咨询、政策研究、学生实习、就业服务等工作,并以北京为总部,在深圳、苏州、宜宾、义乌四地设立分中心。
华政、上政相继成立涉外法治研究院
据了解,2023年2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提出完善涉外法学相关学科专业设置。
同年3月,华东政法大学成立涉外法治研究院,加强涉外法治领域问题的深入研究。
今年5月9日,上海政法学院成立涉外法治研究院。近年来,上政陆续获批“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学校将以两个基地的建设和涉外法治研究院、国际仲裁学院的成立为契机,着力构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