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大墙故事

“爸爸,请你再等等我……”

徐荔

本文字数:2890

  □  记者  徐荔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很多人往往会忽略那份沉默而深沉的父爱,直到快要失去的时候才后悔没好好珍惜。

  在婷婷(化名)眼里,父亲是永远的后盾和依靠,有父亲在,她什么都不用操心,可以永远都是个孩子,哪怕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哪怕父母已经老去,她仍然没有想过自己肩上的责任。直到去年年初,婷婷得知父亲罹患食道癌,她才意识到一切可能“来不及了”,她来不及再陪陪父亲,来不及弥补这些年的亏欠,来不及向父亲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肆意挥霍换来二十年刑期

  今年是婷婷在上海市女子监狱服刑的第12个年头,几乎三分之一的人生都在大墙里度过,这是那时肆意挥霍青春的婷婷没有想过的后果。

  婷婷和很多独生子女一样,是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的,父母对她最大的期许就是健康平安快乐。小时候的婷婷也曾是父母的骄傲,可是和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一样,婷婷进入叛逆期后,有了自己的想法,怕被父母“叨念”就开始撒谎,瞒着父母追寻自己心目中的“自由自在”。自己玩得开心,过得潇洒就好,这就是婷婷当时对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一直持续到婷婷成年,甚至结婚生子以后。

  婷婷很年轻的时候就生了孩子,也因此没有完成学业,提早进入了社会,可这并没有改变她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她把孩子交给父母照顾,自己毫不操心地过着潇洒自在的生活。“我以前很不着调,一心就想着玩。”婷婷自嘲道。后来,婷婷结婚,又有了两个孩子,然而她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甚至在那段时间为了追求想要的奢侈生活走上歧途。

  婷婷曾在4S店担任汽车销售的工作,虽然没做多久就离职,但还是积累了不少客户资源。后来,婷婷就利用这段工作经历,谎称自己能帮客户订购车辆而骗取客户的购车款。“当时身边的人穿的用的都是名牌,我也不想被比下去,算是贪慕虚荣吧,所以就想方设法弄钱。”婷婷回忆,“骗来的钱都被我买奢侈品或是玩乐挥霍掉了,一开始还能拆东墙补西墙,后来骗的人多了,窟窿越来越大,就补不上了……”

  2012年,婷婷因涉嫌诈骗被抓获,涉案金额900余万元。婷婷的父母尽力帮她还钱,除了拿出养老钱,还卖掉了两套房子,自己只能租房住,却还是杯水车薪。最终,婷婷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

  圆父亲“最后的心愿”

  到女子监狱服刑后,婷婷就被选入新玉兰艺术团,民警希望能通过艺术教育矫治的方式帮助年轻的婷婷在漫长刑期中深刻反省。“在艺术团,我得到很多锻炼的机会,也因为演出学会换位思考,可是说实话,前些年我想得更多的还是自己,觉得失去自由很痛苦,觉得在艺术团练功很辛苦。”婷婷说,“每次和父母会见,我说的也都是自己的感受,希望得到他们的安慰,希望他们尽快帮我完成赔款、交罚金,却从来没有问过他们的生活,也没考虑过他们帮我照顾孩子有多么辛苦多么难。”

  婷婷服刑后,丈夫就和她离婚,两人分获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就这样,婷婷的父母又承担起了照顾另一个孩子的责任。对于孩子,婷婷很少过问,她说因为自己在“里面”,“外面”的事情她操心也没用,她相信父母会把两个孩子照顾得很好。直到去年,父亲告诉婷婷,他得了癌症,婷婷才突然“慌了”。婷婷开始意识到,一直以来都是她在“抱怨”,父亲到底怎么想的,她从来不知道。而父亲也终于因为可能时日无多,将心里话告诉了婷婷,“他说自从我出事后,他的人生也发生了很大的转折,他变得很没自信,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会把我教育成这个样子,他不愿有过多的社交,也不愿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发表意见……他还一直让我做好准备,帮我分析以后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事……”父亲的掏心掏肺让婷婷对“即将失去父亲”有了具象化的认识。

  父亲一直是婷婷心里最坚强的后盾,十多年来,父亲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次亲情会见,“他说天大的事情都没有看我重要”,每次父亲都会鼓励婷婷,给她传递积极正面的力量。可是,婷婷发现,生病后的父亲其实也很脆弱,会害怕,会感到无助,那是婷婷从来没有看过、想过的状态。婷婷不知道该怎么帮父亲,就像过去他传递力量给她一样。好在,民警帮了她。

  今年3月,女子监狱“母亲文化节”系列活动拉开帷幕,在开展“母爱进大墙”活动时,得知婷婷家特殊情况的民警帮婷婷和她的父亲“圆了一个梦”,监狱方邀请婷婷的父母进大墙参与活动,并拥有了和婷婷亲情会餐的机会。

  “爸爸说,他有个心愿,就是临走前能再和我一起吃一顿饭,但我的刑期还很长……感谢队长给了我这个机会。”婷婷哽咽着说。

  其实,婷婷的父亲因为病情已经没有办法吃下当天准备的饭菜,但他依然很满足,因为这是十几年来第一次“零距离”地和婷婷面对面,看到婷婷作为艺术团成员出演节目,触摸到女儿的双手,听她说“我知道错了,希望你等等我……”回忆那天与父亲相见的情景,婷婷潸然泪下。

  “希望他再等等我”

  “我现在是真的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也终于明白民警以前告诉我的‘不能白来不能再来’是什么意思。”婷婷感慨。

  婷婷说自己以前是个喜欢走捷径的人,无论是小时候读书还是后来工作,似乎总有办法花最小的力气达到目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念头让她觉得一切来得都很容易,不懂珍惜,甚至后来抱着不劳而获的想法走上犯罪道路。但到监狱服刑后,婷婷找不到“捷径”了,在服刑改造的路上,她必须踏踏实实,在艺术团里她必须每天练功,偷懒与否能直接体现在每次表演上。“那么大年纪了还要拉筋,我真的想过放弃,但队长鼓励我再坚持尝试,说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现在想想,当时的我就是吃不了任何苦,不过还好在队长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我才知道什么叫有付出就有收获。”婷婷说,“很多事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根本不想去做,只想逃避,就像那些责任。”

  今年“母亲文化节”上,婷婷参与了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段的演出,扮演一个小男孩。在排演过程中,她要揣摩人物心理,而她能想到借鉴的人物就是自己的孩子,和剧中人物一样,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缺少母爱的孩子……

  “没有妈妈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童年缺失了很多……”婷婷愧疚地说,因为这些年的教育,对法律的敬畏已经深植于婷婷心中,而两个孩子也因为她看到了触犯法律红线的严重后果和代价,知道严守法律的重要性。“他们的思想和对法律的认识远比当年的我要成熟。”婷婷感触地告诉记者,孩子们的懂事更让她觉得自己醒悟得太晚了。

  婷婷最大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放假的时候也会参加亲情会见,他告诉婷婷,自己会做很多家务,以后婷婷不会做的事情他都可以做。而另一个孩子则会写信给她,用一种很平等的交流方式,让婷婷安心做好自己的事,他们会照顾好自己。

  “我的两个孩子,一个虽然学习一般,但动手能力很强,会帮着我父亲做很多事;另一个孩子读书不错,也很懂事。我以为我父亲对他们好是因为他们比我争气,但有一次他告诉我,没有人能比得上我在他心中的地位,他尽心尽力照顾这两个孩子,只是因为他们是我的孩子。”婷婷的话题又回到了父亲。

  世上有后悔,却没有后悔药。婷婷很想向父亲表达一直没说出口的感谢与爱,也想向父亲证明,通过这些年的服刑改造,她已经知错了,也懂得珍惜了,她不会再逃避,会学着直面自己的责任,但她又怕父亲对她“太过放心”而不再坚持……“我还有七年刑期,很多事还没来得及向他证明,希望他再等等我,等等我……”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大墙故事 B04“爸爸,请你再等等我……” 徐荔2024-06-05 2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