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政法融媒

投资虚拟币小心一夜暴“负”

李鑫

本文字数:751

扫一扫看反诈提醒

  □  李鑫

  近年来,虚拟币被炒得火热,很多投资者幻想着可以“一夜暴富”,殊不知一些诈骗分子打着“虚拟币投资”的幌子,伪造根本不存在的“虚拟币”和虚假投资平台,将罪恶的利爪伸向群众的钱袋子。

  小方在打游戏时听群友说某平台投资“虚拟货币”回报率很高,心动的小方拨打了群里“投资老师”的电话,并准备在“投资老师”的引导下向指定账户转账投资。

  就在小方准备输入密码进行转账操作时意识到不对,拨通了社区民警的电话,民警告知其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

  警方分析,这些诈骗通常会采用以下“套路”:

  1.抛出诱饵,建立联系。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发布虚拟货币、股票等投资理财信息,并冒充投资导师或理财顾问,声称可以赚大钱,吸引受害者关注并建立联系。

  2.小额试水,初尝甜头。接着,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者登录虚假网站或下载虚假软件,指导受害者初步小额投资试水,获得低额收益。

  3.取得信任,加大投资。受害者尝到甜头后,诈骗分子会让其加大投入。

  4.卷款收割,血本无归。然而,当受害者看到账户“盈利”不断增多想要提现时,平台会以“登录异常、服务器异常、银行账户冻结”等理由阻止提现,最后直接卷款删号。

  在此,警方提醒:

  1.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虚拟货币不具备法定货币等同价值,广大投资理财者要理性看待虚拟币,树立正确的货币理念,提高风险意识。

  2.拒绝相信所谓的虚拟货币投资平台。虚拟货币平台在我国属于非法金融活动,所谓的投资平台其实是可以由犯罪分子人为操控的假平台。

  3.通过正规渠道投资。要通过金融机构官方平台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对任何宣称高收益的投资理财产品要保持高度警惕。

  4.不提供个人信息,不扫码不点击。不向陌生人提供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不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不点击来历不明的网页链接。

  (来源:“警民直通车上海”公众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政法融媒 B01投资虚拟币小心一夜暴“负” 李鑫2024-06-14 2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