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孙晓光 记者 徐荔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普遍,跨国婚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然而,有人却以此为“生意”,非法牟利……
2023年3月初,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有多名越南籍女子与本市户籍男子“假结婚”骗取团聚类居留许可,于是立案侦查,并于不久后将犯罪嫌疑人金某、PHAM(下文称范某)等人抓获到案。经申请,该案由奉贤区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
金某与越南籍妻子范某2017年相识,随后结婚生子。范某在上海经营越南餐馆,金某从事服装贸易等生意。2019年的一天,范某的越南籍朋友A到家中做客,闲谈间表示也想长期在上海居留,但目前所用的商贸签证期限较短,就问金某是否有合适中国男士能介绍认识。金某便介绍了中国籍男子李某,后来李某与A结婚并申领到居留许可,实现“长期留居”。
此后,范某觉得这样“当红娘”有钱可挣,于是夫妇二人分工合作,共同“捞金”。范某负责联系有长期留居需求的越南女子,金某则物色愿意配合“假结婚”并赚取“生活费”的中国男士。2019年,两人共“撮合”了4对“中越夫妇”,每成功一对范某就向女方收取“结婚费”。此外,女方还需要通过金某向她的中国丈夫支付“生活费”。
承办检察官介绍,表面看来,范某、金某似乎是“国际红娘”,但根据同案关系人及其他证据证实,范、金两人介绍婚姻只是其犯罪手段中的一环,二人收取“结婚费”实际上是越南女子获取居留许可签证的对价。
根据我国出入境管理法相关规定,在签证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外国人,不予签发签证和外国人居留证件,并且不准入境。该案中涉案越南籍女子办理居留许可签证的目的并非来华与家人团聚,且有在华实施不法行为的情况。范某、金某明知她们的真实目的,仍有偿帮助骗取签证,其行为不仅妨害了我国国(边)境管理秩序,还极易引发其他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经综合研判,奉贤区检察院审查认为,范某、金某为牟取非法利益,策划、安排越南籍女子与中国籍男子以“假结婚”的方式,非法获取居留许可签证,使越南籍女子达到长期居留中国的目的,其二人行为实质上属于变相的出售居留许可签证,有偿帮助他人骗取出入境证件,属共同犯罪,其行为已触犯刑法,依法对二人提起公诉。
近日,奉贤区法院经审理,以出售出入境证件罪判处范某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四万元;判处金某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涉案相关越南籍女子被取消签证并驱逐出境,涉案中国籍男子根据犯罪情节,有的被处以行政处罚,有的因犯出售出入境证件罪被判处相应刑罚。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