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近期,各大签证机构又迎来一波办签热潮,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出行的签证办理量较去年增长1.5倍。然而,想要到世界各地“遛弯”,必须先跨过签证这一道关卡。由于不同国家签证办理流程工序各不相同,甚至国内不同区域驻地领馆,在办签时间及流程方面都有所差异。因此,不少用户愿意委托签证公司来办理签证。许多公司趁机利用办签信息差,通过不法手段获取流量并欺骗消费者。此前,就有媒体报道,签证代办机构因送签材料造假、送“简化材料”等违规操作,导致消费者被终止签证的案例。
为避免因为办签问题导致出游美丽心情和钱包受到重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签证刺客”的多个套路。
首先是低价引流。消费者一旦购买就会发现后续涉及的费用远远高于正常的市场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收取所谓的高危保证金;二是材料简化费;三是临时加急费。
其次是虚假套餐。部分办签公司在线挂售低价优惠办签套餐,但实际产品附带高门槛的限定条件或者在下单后被告知套餐无法办理,客服借此引导消费者转化其他高金额套餐。
三是夸大宣传。为了吸引消费者,不少办签公司会以“快速出签”“低价加急办签”为噱头,但实际产品说明与浏览页面文字不符合。如浏览页面展示的价格低于领馆价,实则仔细阅读适用人群信息后才知道该产品仅为代预约服务。还有诸如浏览页面上写明“1个工作日出签”,详情页则标注6-10工出签等夸大宣传的情况。
还有机构号称“和使馆关系好”“100%出签”,但其实各国使领馆签证官的工作很严谨公正,也会有很严格的考核,他们是否给签证的前提是看申请材料,而不是看谁送签,决定签证是否能通过的关键需确保材料为真实。如果代办机构声称能“100%出签”“保过”,大概率该机构有欺诈嫌疑,建议消费者谨慎判断。
第四,拒签退款看清楚退的是什么款。如今,有不少代办机构宣传“拒签就退款”,其实签证费是申请人在申请签证时均需缴纳的申请费,是申请签证的国家的一项政府收费,这笔费用由大使馆或领事馆统一收取。除日本外,其他国家不管是否通过,领馆都不会给予签证费退款及转让。“拒签退款”一定要看清楚条款、退款金额和限定条件,并且在咨询时就要问清楚条款和注意事项,并且保存证据,以免有问题时无法拿出有效证据进行投诉。
旅游专家建议,游客务必谨慎对待每一次签证申请,必须提供真实材料进行申请,切勿听信一些所谓“黑中介”的承诺。如果消费者打算自己“DIY签证”,也一定要先查阅官方网站并咨询专业人士。一旦拒签,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签证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