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又到了蟹肥黄满的季节。有些消费者发现,买回家的螃蟹壳或蟹腹部位有个小圆孔,怀疑是注水的“针眼螃蟹”。在微信朋友圈里,也不乏“针眼螃蟹是注入了海水混合化学药物、让螃蟹更兴奋更鲜活”的说法。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阮光锋表示,小圆孔并非人为所致。往螃蟹体内注射液体,会导致螃蟹脏器所处环境的渗透压发生剧变,进而导致各个脏器失水萎缩或吸水膨胀而死亡,这个过程其实是相当迅速的。所以,此类方法不值得冒险尝试。至于部分网友怀疑的“兴奋剂类药物”,普通兴奋剂类药物对螃蟹并不适用,更关键的是无论注水还是注药,螃蟹都会快速死亡,售价也因此“跳水”,这样做商家会得不偿失。螃蟹本身属于比较好斗的生物,同类争斗、对抗天敌和捕捞运输过程中,都可能会造成“圆孔类”伤口。比如梭子蟹,两只蟹随便一碰就是一个圆孔;有时候两只螃蟹扎在一起,最后变成一只躺着一只立着。特别是蟹壳的背面,因此扎出的小孔比腹部的小孔更圆也更像针眼。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