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求真辟谣

稻田抓螃蟹?有人提前准备!

千万“网红”视频摆拍造假引争议

本文字数:1716

  近日,千万网红“东北雨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在稻田抓盘锦蟹的视频,引起了广泛争议。视频一发布,评论区便出现了摆拍造假的质疑。不久,“东北雨姐”将该视频下架。然而话题热度仍在发酵,话题词“网红东北雨姐视频造假塌房”“雨姐承认抓螃蟹是摆拍”也一度冲上热搜。

  “网红”承认抓螃蟹是摆拍

  在原视频中,“东北雨姐”带着同伴们在稻田抓盘锦螃蟹,抓了一大堆螃蟹后,回家洗刷上锅开吃,气氛热闹非凡,也引得不少网友看着视频中鲜美的螃蟹流口水。

  视频一发布,评论区却出现了不少质疑,甚至有人称雨姐“塌房”了。部分网友自称当地养殖稻田蟹村民,在其评论区晒出诸多细节证据,如“正宗的盘锦稻田蟹没这么大”“抓螃蟹都是晚上在岸边抓”“盘锦稻田蟹很黑”等,证明“东北雨姐”所抓的稻田蟹是提前安排好的,存在摆拍造假问题。

  “东北雨姐”在评论区回复称,这个段子是受到了官方邀请拍摄,目的是为盘锦的稻田蟹做宣传,由于活动时间指定以及夜晚拍摄不便,才造成大家的误解。记者注意到,她最新发布的视频讨论区里,仍有部分网友发声追责稻田蟹事件。

  此后,“东北雨姐”及团队在直播中进一步解释称,因“丰收节”主办方希望9月初发布视频,所以团队在8月底进行了拍摄工作。拍摄时,稻田蟹尚未成熟,所以是将盘锦其他水库的河蟹放入稻田场景中进行拍摄。相关视频只是有剧本的段子,本意是宣传家乡的盘锦河蟹,并没有挂出过售卖链接。

  资料显示,盘锦河蟹是辽宁省盘锦市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每年9月,盘锦河蟹开始大量上市,这时的河蟹个头大,肉质肥嫩。据“盘锦发布”消息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盘锦市河蟹养殖面积达178万亩,预计河蟹产量可突破8万吨。

  两年多收获千万粉丝

  2022年初,农民出身的“东北雨姐”在抖音上发布了第一条短视频,讲述东北农村的日常。凭借接地气的视频风格和朴实幽默的性格,两年多收获了1700多万粉丝。一人扛起半扇猪、扛半人高的铜火锅、徒手给白菜焯水、在冰水里捞咸菜、扛上百斤的大缸、放倒几百斤的年猪……网友因此称她为“战狼版李子柒”。目前,“东北雨姐”抖音粉丝量为2447.2万。

  在日常的视频里,“东北雨姐”给大家的印象总是充满着田园气息,并且有着直爽干练的性格,即使有人认为她的形象是被包装过的,但仍有众多消费者愿意为她买单。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里她总共直播了14场,累计带货销售额为5000万元-7500万元。“东北雨姐”带货产品以食品饮料和生鲜产品为主,直播场均观看人次超300余万。9月7日傍晚,记者点进“东北雨姐”直播间,发现其一度居于带货总榜第一名,但“小黄车”中无螃蟹类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摆拍造假,对于短视频博主而言是严厉的指控。此次“东北雨姐”被推上风口浪尖,在她以往的卖货直播、视频里也是有迹可循的。2023年便有过“99元假大鹅事件”,还有网友声称在她直播间里买到的产品是假的。

  “网红视频造假”为何屡见不鲜?

  业内人士指出,如今互联网信息快速发展,众多博主以其独特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关注,已经是屡见不鲜,随着浏览量、关注度的增长也诱发了许多“网红视频造假”的问题。例如,某“网红”博主通过与父母争吵,展示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幸,从而博得网友的同情;拥有4000万粉丝的某短视频博主,自称在巴黎街头捡到了名叫“秦朗”的寒假作业等。这些事件一经发酵,不仅触碰到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也扰乱了当今社会的网络秩序。今年,中央网信办启动了“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活动,专门针对“自导自演式造假”“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以偏概全设置话题”“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滥发‘新黄色新闻’”五大问题展开整治。

  平台方面需要加强对“网红”内容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审核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造假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也应该鼓励和支持那些坚持原创、传递正能量的“网红”,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有关部门则要进一步明确直播带货中各方的权利义务,进而避免各种“打擦边球”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消费者也应擦亮眼睛,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保持警惕,不轻信、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

  (综合广州日报、华商网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求真辟谣 B06稻田抓螃蟹?有人提前准备! 2024-09-13 2 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