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昨天,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两旧一村”改造工程推进情况的报告。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8月底,本市已经完成了6.7万平方米、2149户的旧区改造,全市已完成2142台加装电梯。司法保障为改造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两旧一村”改造是上海当前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旧一村”改造工作,将其列为民心工程全力推进。今年以来市政府分区细化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推动项目实施。在旧区改造方面,2024年,计划完成12万平方米、4000户;截至8月底,已完成6.7万平方米、2149户,户数占比为全年目标任务54%。在旧住房成套改造方面,2024年,计划完成31万平方米,其中小梁薄板房屋12万平方米;截至8月底,已完成21.17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5.29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在城中村改造方面,2024年的城中村原改造目标为认定10个项目;截至8月底,已认定项目8个,占原计划的80%。根据市委、市政府推动城中村改造提速扩容的新要求,年度目标进一步提高至21个,目前具体任务已落实至相关区。在加装电梯方面,2023年至2025年计划完成加装电梯9000台,每年实施3000台。截至8月底,全市已完成2142台,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1%。
值得一提的是,本市始终将司法保障作为改造工作的有力支撑。首先,细化“行政”路径,通过印发《上海市旧住房更新有关行政调解和决定的若干规定》,完善了旧住房更新改造“行政调解+行政决定+司法强制”的工作流程。其次,发挥“三所”联动的优势,将律师、公证、调解三大服务窗口前移,聘请专业法律顾问,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包”,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第三,推广司法新机制。在市人大推动下,市高院、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等部门会同相关区,提出并实行旧改征收执行新机制。目前,司法执行新机制已成为常态化工作机制,全面运用于旧改和城中村改造的房屋征收收尾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