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章炜
家住金山区朱泾镇一住宅小区的吴先生,家里的厨房间自今年3月以来便出现了漏水现象,对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吴先生找小区物业报修,经多次排查,判断漏水是楼上201室朱先生家厨房间排污管的漏水问题所致。吴先生便找到楼上进行沟通,朱先生找到了维修师傅解决漏水问题。但吴先生家的厨房间墙面及橱柜因漏水而发霉损坏,便向朱先生提出了赔偿要求,双方就赔偿金额问题迟迟未能达成一致,于是寻求金山区朱泾镇东林调委会进行调解。
两家旧怨+新愁,增加调解难度
东林调委会接到两人的求助后,多次通过电话及入户等方式进行沟通协调。在协调过程中,调解员得知,此前吴先生家的卫生间也因朱先生家的管道破损而发生过漏水,所以两家有所旧怨,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此次调解的难度。此时,朱先生觉得吴先生所要求的赔偿金额过高,而自己经济状况不好,无力接受该赔偿要求。一时间,调解陷入了僵局。
为了尽快使该事件得到妥善解决,东林调解委员会启动了多元化调解机制,协调物业管理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对该案开展调解工作。
几方经过多次共同商议,制定出了对该案的调解方案。为避免双方矛盾升级,调解人员先将当事人双方都约到调解场所,单独与双方进行会面,使双方各自倾诉对该纠纷问题的真实需求与态度,调解员可就此找到双方的争议焦点。
双方打开心结,达成和解
调解员先对吴先生所提出的赔偿金额进行分析:因为吴先生家的装修到如今也有些年数了,调解员从耗损的角度出发,希望吴先生能适当地降低赔偿要求。调解员还向吴先生说明了朱先生的经济状况,希望吴先生降低赔付标准。
吴先生见调解员言之在理,也知道自己态度再强硬,也无法改变朱先生囊中羞涩的客观事实,便同意了调解员的提议。
调解员随后又与朱先生单独展开会面。调解员先引导其设身处地地设想一下吴先生财物受损时的心情,希望朱先生能在此事上理解吴先生。朱先生认为自己确实有错在先,也理解吴先生之前对自己的态度,只是希望吴先生能对赔偿金额有所降低。
调解员知道朱先生有意解决此事,便开始对其进行法律普及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展法条”的方式,使朱先生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得益于调解员的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当事人双方都打开了心结,了解了对方的诉求,该案的解决便有了进展。经多方的共同努力,最终双方在各方的协力合作下,达成一致意见,朱先生向吴先生赔偿因漏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共计2500元。
案例点评
这是一起典型的邻里纠纷。针对本案情况,《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业主对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以及其他业主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请求其承担民事责任。
这类多发的邻里纠纷矛盾,最适合采取多元化大调解的方式,从不同角度给双方做思想工作,抓住矛盾焦点,安抚情绪,拉近双方当事人的距离,运用法律效用,既能缓解双方的情绪,又从法律角度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法律知识普及。以适宜的调解方式理清矛盾的焦点,经过剥茧抽丝的分析,通过法、理、情三方面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给予其心理安慰。以政策解读、化解教育等方式来解决纠纷,积极引导当事人从矛盾中走出来。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