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法学院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2024年年会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

探索我国廉政法治体系建设新思路

朱非

本文字数:1114

  □  记者  朱非

  10月19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化廉政法治体系建设”高峰论坛暨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2024年年会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共同探讨廉政法治体系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

  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的基本原则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纪检监察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纪检监察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郭为禄以“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的基本原则”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表示,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需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以确保立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应当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原则、坚持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衔接协调原则,以及坚持本土经验与普适规律相结合原则。

  监、公、检、审、司五权关系的理解与适用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王敏远教授以“监、公、检、审、司五权关系的理解与适用”为题作主旨发言,对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进行分析。他认为,五机关的关系原则应当包括:五个部门的关系原则适用于刑事案件的办理过程;要有机统一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要依照法律互相配合、互相制约;要牢记办案公正的目标;坚持各权力平等,在宪法之下,向人大负责。五机关关系原则在体制上的落实,应当和司法体制的完善相互配合、协调。

  监检衔接的疑难争议问题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纪检监察学院双聘教授李奋飞以“监检衔接的疑难争议问题”为题作主旨发言。他从五个方面展开:一是监检衔接基本理念,在监检衔接中要坚持配合制约原则、有效追诉原则、避免权力克减原则、法秩序统一原则;二是监检衔接机制,需要完善程序衔接、认罪认罚制度衔接、前后强制措施衔接;三是监检证据衔接,需要完善非法证据排除与证据补强制度;四是监检涉案财务处置,需要明确和完善监检在涉案财务移送之间的衔接;五是学界需要对监察调查人员出庭问题予以回应。

  国际刑法与反腐败合作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王秀梅教授以“国际刑法与反腐败合作”为题作主旨发言。她表示,当前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对我国落实与签订引渡条约的影响、外逃贪官选择无引渡条约国家逃避追捕、司法合作中的人权和法律障碍,以及贪官利用投资移民政策转移资产并取得外国国籍,共同加剧了我国在国际司法合作中的挑战。对此,我国在反腐败国际合作中,应坚持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原则,通过多边机制运行尊重各国多样性,同时保护资产合法所有者的权益,以确保被盗资产的有效返还。她建议在国际反腐败合作中,中国应遵循双重犯罪和特定性原则,坚持“本国国民不引渡原则”的同时,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和法律改革。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学院 B02探索我国廉政法治体系建设新思路 朱非2024-10-23 2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