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走进今年新落成的西岸自然艺术公园,2公顷的儿童友好区域里,以竹节虫为原型的秋千和蚕蛹造型的滑梯等儿童设施随处可见,而在公园建设之初,眼前具象的这些儿童友好元素还只是“童言无忌”儿童议事会里传来的声音。让孩子们的梦想成为落地的现实,正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最好的践行。日前,由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我们的人民城市”系列专题采访活动来到西岸自然艺术公园,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环城林带向公园绿地蝶变的故事。
“2022年时,华泾镇最大的绿地公园正面临改造,我们想‘公园好不好玩,孩子们才应该有更大的发言权’。于是,我们邀请了8所中小学共40位学生参与‘童言无忌’儿童议事会,让孩子们参与儿童友好公园建设。”华泾镇团委书记陆慧介绍道。
徐汇中学6年级学生张秩祯在两年前的暑假就参与了议事会:“当时议事内容是我们希望公园里面有哪些友好设施,意见收集之后半年就开始动工了,现在这些设施比我们当时设想的还要好!”看到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小张和伙伴们感到又激动又感动。
“小朋友们的理念跟成年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更喜欢攀爬类的、探索类的活动,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参考了孩子们的想法,实现他们的梦想。”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主任设计师贺文雨告诉记者,“而今,西岸自然艺术公园有2公顷的儿童友好区域,这里的秋千是以竹节虫为原型、旁边的坐凳是以千足虫为原型,后面的滑梯造型就是一个蚕蛹,我们取名叫做‘蚕宝宝’,同时可以实现攀爬等功能。”贺文雨说。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建设是环城林带向公园绿地的蝶变,而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二期工程力争明年部分建成开放。
记者获悉,为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上海提出打造环城生态公园带作为上海生态之城建设破题的重大举措,着力构建“一江、一河、一带”蓝绿生态网络。截至2023年底,已有32座环上公园建成开放,上海市计划至2025年底,将“环上”公园数量由14座提升到50座,建成约105公里外环绿道、37座以上绿道驿站,力争打通70处以上绿道断点,建成后将形成连续的“环上公园群”,满足市民对于“家门口的公园”的向往。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