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说案

网页总是自动跳转?背后竟是“劫持流量”的猫腻

季张颖/杨莹莹

本文字数:1212

  □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杨莹莹

  瞄准互联网时代下“流量劫持”的“商机”,恶意利用静默插件,实现用户在访问某知名搜索平台时,自动添加或更改为被告单位的计费名从而获取流量费。近日,经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单位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犯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闵行区人民法院判处罚金20万元;被告人王某、李某基、肖某、李某磊,犯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9个月至3年不等,均适用缓刑,各并处罚金。

  程序员发现流量劫持敛财猫腻

  周先生是一名程序员,闲暇之余喜欢上网浏览新闻。最近在家使用电脑时,他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每次自己在输入某知名搜索平台的域名后,总会自动跳转到别的网站。哪怕周先生重启浏览器或者清空浏览器cookies后,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周先生从事互联网行业颇久,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种流量劫持的方式。“应该是我的搜索网页被劫持到特定的渠道商那里了,只要我使用这个搜索平台就会产生流量,渠道商可能会从平台拿到一定的流量费用。”察觉到不对劲的周先生立即前去派出所报案。一个专门靠劫持流量敛财的信息科技公司随即进入警方的视野。

  2015年末,被告人王某、李某基、李某磊、肖某从某互联网公司离职。经过深入沟通,四人决定合作创办一家信息科技公司,主要是做一些软件或小程序,比如桌面清理软件或者购物平台返利软件等。

  生意不景气时,他们也会调整业务方向,做一些弹窗广告业务或者短视频动画等。王某回忆,创业之路“走偏”发生在2022年的春天。那年的315晚会曝光了他们公司的软件推广渠道商,公司所做的软件安装量因此下降很多。

  团伙分工明确,违法获利8万元

  一边是业务的急剧收缩,另一边是公司日渐入不敷出。面对这些不利因素,王某等人有些“慌不择路”。偶然向他人了解到,可以通过静默安装插件,更改用户电脑中浏览器的计费名获得流量收益后,他们立刻召开内部会议进行讨论,决定开启该业务。

  “计费名就是这个搜索平台公司给我的推广渠道号。我之前有通过商务推广渠道向某知名搜索平台申请过数十个计费名。如果用户使用的搜索平台的网站链接中带有我们公司的计费名,平台就知道是我们公司介绍来的客户,就会给流量费。”被问及如何实现替换电脑用户计费名时,王某供述道。每次用户安装完自家公司开发的软件后,就会静默在用户的浏览器中安装浏览器插件,实现浏览搜索平台时,自动添加或更改公司申请注册的计费名。

  整个犯罪流程不仅环环相扣,涉案公司内部也层级严密、分工明确。在王某提出大概的业务框架后,肖某、李某磊负责开发电脑端的相关软件,李某基负责公司所有服务器的运营维护。

  经鉴定,涉案公司的两款软件可进行静默安装浏览器插件,具有流量劫持功能,违法所得共计8万余元。

  闵行检察院认为被告单位某信息科技公司,被告人王某、李某基、肖某、李某磊违反国家规定,采用技术手段非法控制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相关规定,涉嫌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法院经审理作出前述判决。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说案 A07网页总是自动跳转?背后竟是“劫持流量”的猫腻 季张颖/杨莹莹2024-10-30 2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