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求真辟谣

“双11”0元下单?

原来是莫名开通了“先用后付”

本文字数:1859

  “双11”激战正酣,各大电商平台陆续推出“先用后付”支付功能,一旦开通后,将0元直接下单,等到商品收货后再付款。不过这一功能却遭到了不少消费者的不满,比如不小心一键开通后却难以找到关闭渠道,免密支付增加误购风险等。记者亲测后发现,“先用后付”简化了网购流程体验,但存在“开通方便,关闭复杂”的问题。

  “开通方便,关闭复杂”

  近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消费者陆续发现,在网购期间无意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并在后续购物中默认使用“先用后付”的支付方式。不过更令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先用后付”的关闭功能比较隐蔽,如果要关闭需要等待“先用后付”的商品完成收货并结束售后服务。

  对此,国内某主流电商平台方告诉记者,“先用后付”的开通具有明显的消费者提醒,并提供了三种开通方式:消费者下单时,需要点选“先用后付”,同意协议开通才开通;进入设置页面的“先用后付”功能自行开通;在订单支付成功后,部分消费者会出现推荐开通“先用后付”的浮层,点击确认才可进行开通。

  不过,记者发现,“先用后付”的开通易被忽略,各大主流网购平台也普遍存在“开通方便,关闭复杂”的问题。以国内最大网购平台为例,记者发现有一笔20多元的商品订单默认为“先用后付”,咨询过客服后被告知,此前曾一键开通过“先用后付”功能,后续将默认使用,客服也表示不少用户无意中开通,但忘记已开通了。

  “先用后付”的开通几乎是一键并无感的,关闭却需要花费一番功夫。记者需要找到“设置”—“支付”—“先用后付”三层页面才能找到关闭按键,但是系统以“存在履约订单”为由关闭失败。记者在另一平台上也遇到类似情况,只不过默认“先用后付”的支付页面中,更换别的支付方式的标识更为显著。

  “先用后付”为何流行?

  虽然“先用后付”在今年“双11”期间引发了不小争议,但这并非是一个新功能。

  早在2005年,欧洲已经出现“先用后付”的雏形——Buy Now Pay Later(简称“BNPL”),通过撮合支付方与担保平台、零售商户的合作关系,提供“先买后付”的服务。后来,苹果公司的Apple Pay也提供类似的服务。

  据悉,商家使用平台提供的“先用后付”还需要额外付费,而今年“双11”为了争夺更多用户,平台予以减免费用,大量商家选择“先用后付”服务才将这一功能带进了大众视野。

  比如,淘天集团宣布“双11”期间将为参与大促的淘宝天猫商家免费提供“先用后付”服务,对大促前就已签约“先用后付”服务的大促商家,店铺内支持“先用后付”的商品均免收软件服务费。小红书商城也引入了微信支付的“先用后付”功能,当用户的微信支付信用分达到650分及以上,就能享受这一功能。

  “相当于电商平台延后了与商家的结算账期,平台适当承担了部分风险,来刺激用户消费意愿。”一位卖家表示。

  “先用后付”是小额信贷吗?

  有消费者担心,“先用后付”功能看上去与花呗等互联网信贷业务相关,是否会影响自身信用?

  对此,有平台方表示,“先用后付”是一种消费支付方式,与花呗、借呗等互联网信贷或信用卡贷款不相关。

  据解释,“先用后付”是平台针对信用记录良好的消费者提供的专享服务。在一定的信用额度内,消费者可先0元下单商品,到期付款之前再选择付款或退货,如果到期没有主动付款,系统也会自动代扣。

  记者获悉,国内各大电商的“先买后付”通常基于微信支付分、蚂蚁芝麻信用等信用评分数据,与银行的信贷数据无关,比如淘宝开通“先用后付”的条件是芝麻信用分在550分及以上,单笔订单“先用后付”的金额上限是3000元。

  “先用后付”如何避免吃亏?

  本意是刺激消费,减少消费者的短期购物压力,但不少消费者在无意中吃了“哑巴亏”。

  去年,武汉一名老人在购物时由于误操作一键开通“先用后付”,原本想将一把椅子加入购物车却不料直接0元下单,而老人因没看到支付页面便以为未购买,而后货物送达才恍然大悟。商家因运费等问题与老人没有达成共识闹上法庭,商家要求老人支付运费、律师费等费用共计1200多元。最终,在法院调解下,老人向商家赔偿1000元损失。

  针对“先用后付”的负面评价中,绝大多数都是几乎无感的开通过程,个别平台甚至还几乎“诱导”式开通,这对不熟悉网购的用户群体并不友好。

  因此,江苏消保委呼吁,“先用后付”要能“一键开通”,也要能“一键关闭”,不然会涉嫌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同时还建议平台开通有信用消费性质的功能时,应采用弹出窗口或红色加粗等方式醒目提示,并在使用过程中,增强对“误点”操作的再确认提示和售后制度安排,解决消费者“误点”带来的退货、退款举证困难。  (综合央广网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求真辟谣 B06“双11”0元下单? 2024-11-08 2 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