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律师服务

曝光“小偷”是否侵犯肖像权?

律师:涉及未成年人构成违法

杨晓晖

本文字数:1030

  据《法治时报》报道,当自家商店遭遇小偷,该如何防盗?近日,海南省海口市一冷饮店将在店里偷外卖者的视频截图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进行曝光,路过市民群众看到后有的称赞,有的则表示质疑:这样的行为是否会侵犯肖像权?

  外卖被偷商家晒嫌疑人

  11月12日14时许,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一家冷饮店内生意火爆。而在一旁取货处,墙面上贴着一张图片,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记者看到,该图是一张视频截图。图片上,一人戴着黄色头盔、身着灰色上衣,站在该店内。在这张照片上,数行红色大字写着“此人专偷外卖,大家小心!如有抓到,报警处理,请大家留心!”

  “这人偷外卖,你们报警了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冷饮店店员小周告诉记者,店老板已经报警了,但是小偷至今未被找到。

  小周说,店里常有外卖丢失的情况,他们通过监控查看,照片里的人穿着打扮像外卖员,曾多次在该店偷盗外卖饮品。因此,老板便在店里张贴嫌疑人照片,希望能起到警示作用。

  对于商家用“公之于众”的方式威慑小偷这一行为,一些商家与市民有不同看法。

  一位贺姓女士表示:“我觉得就是要曝光这种令人不齿的行为,让他们‘社死’,这样才有震慑力。”

  但是,一位庞姓先生认为,未经公安机关核查,在没有确定对方就是小偷的情况下,擅自张贴他人的肖像实属不妥,“毕竟小偷也是人,商家还是应当采取正当的方式维权。”

  揭示违法犯罪不侵权

  商家公布有偷盗行为人的相片,是否侵犯了肖像权?记者就此采访了海南昌宇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瑾。

  刘瑾表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合理实施某些行为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其中包括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商铺公布小偷照片,其目的通常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和安全,揭示违法犯罪行为,而非以营利为目的。因此,这种行为并不侵犯小偷的肖像权。

  这种行为未侵犯肖像权,那么是否侵犯了名誉权?刘瑾解释,名誉权是民事主体对其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社会评价享有的权利。“公布小偷照片,是对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客观揭示,并非侮辱或诽谤。因此,公布小偷照片并不侵犯其名誉权。”刘瑾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布的照片涉及未成年人,则可能构成违法。”刘瑾提醒,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法律有特别的保护规定。例如,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等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

  此外,公布照片时,也应确保不侵犯盗窃嫌疑人的其他合法权益,如隐私权等。刘瑾表示,商铺公布小偷照片,通常情况下并不构成违法行为,但需注意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杨晓晖)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服务 B03曝光“小偷”是否侵犯肖像权? 杨晓晖2024-11-22 2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