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最近有不少网友反映,一些直播间和视频广告频频推销的所谓橄榄油,实际上只是添加了少量橄榄油的食用调和油。
只要添加了橄榄油,就可以自称为“橄榄油”吗?
橄榄油实为调和油
“58元的价格,带走10斤的橄榄油!”11月11日,在一个网络带货直播间里,主播正在介绍该直播间售卖的所谓“橄榄油”。然而,记者仔细查看直播间的画面,发现主播介绍的产品其实是食用植物调和油。记者又点进右下方的商品购物链接,看到该产品标示为“植物调和油”,规格为2.7升,产品配料表显示为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
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在调和油配料表中,配料排名越靠前,表明其含量越高。因此,从商品介绍页面看,该款产品中橄榄油的含量是最少的。而且,在商品评价里,也有消费者反映“直播间里说的是橄榄油,但收到的却是添加了少量橄榄油的调和油”,还有消费者上传的图片显示,配料表中各种油的比例为大豆油45%、玉米油35%、橄榄油20%。
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原高级工程师蒋新正表示,根据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规定,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食用植物油调配成的食用油脂,称为食用植物调和油。食用植物油调和油产品应以“食用植物调和油”命名,标签标识应注明各种食用植物油的比例。根据GB/T23347《橄榄油、油橄榄果渣油》规定,橄榄油是以油橄榄树的果实为原料制取的油脂,采用溶剂浸提或重酯化工艺获得的油脂除外,不得掺杂其他种类的油脂。
虚假宣传涉嫌欺诈
北京理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久成表示,食用调和油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上述产品标签明确显示为添加了少量橄榄油的食用调和油,直播间及相关视频宣称为“橄榄油”明显与事实不符,涉嫌虚假宣传。
北京红飒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黄启瑞表示,消费者有权知道商品的成分、原料等真实信息,进而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商品,在此基础上跟商家进行公平交易。而此类宣传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王久成和黄启瑞均表示,直播间及相关视频无视商品标签真实信息将食用调和油宣传为橄榄油,其未履行最基本的提供商品真实信息的义务,可见经营主体存在主观故意。若消费者基于推广内容,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购买了相关商品,属于受虚假宣传误导而购买商品,商家的这种行为已构成欺诈。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