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施坚轩
本报讯 日前,2024年上海检察理论研究年会召开,本次年会主题是“高质效检察履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记者获悉,上海检察机关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巩固深化“大研究”工作格局,2023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课题立项115项,高层次课题数量在全国持续保持前列。
全市检察人员公开出版检察理论与实务研究相关专著22部,发表在法学知名以上期刊122篇,高质效成果比例持续上升,在各级各类法学征文中获奖212项。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检察理论与检察实务相融互促,全市检察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省部级以上法治决策25项。
全市检察机关组织各类学术活动124次,组织“75号咖啡”主题研讨60次,品牌获评中央网信办“网络正能量专题专栏”奖。2023年以来,本市检察系统新增“全国检察理论人才”8名,目前在职全国检察业务专家11名,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4名,上海市青年法学法律人才14名。加快探索涉外检察融合履职机制,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共同成立“上海涉外法治检察研究中心”,选拔16名研究人才进入涉外检察人才库。
据悉,本次年会对2024年上海检察理论研究年会获奖征文,2023年上海市检察机关、上海市检察官协会重点课题成果,2023年上海检察机关优秀调研成果进行表彰;通报了2023年以来上海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情况。在本次年会举办的“院长论坛”上,多名沪上知名法学院院长受邀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司法保障与检察履职创新”“涉外检察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等两个专题开展了交流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