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档案钩沉

6岁小选美皇后惨遭虐杀,真相至今是谜

“美国小小姐”之死

尚法斋

本文字数:3336

  □  尚法斋

  这宗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的奇案曾经震惊全美。

  1996年的圣诞节,一位年仅6岁、像天使一样美丽的小女孩,被残忍杀害,永远离开了人间。

  惨死的“美国小小姐”

  被害人名叫琼贝妮特·拉姆齐,曾经参加儿童选美大赛并成功夺冠成为“美国小小姐”,简直就是另外一个秀兰·邓波儿。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琼贝妮特的家庭都幸福到了极点,父亲约翰·拉姆齐的科技公司事业如日中天,母亲帕奇·拉姆齐更是曾经当选为“西弗吉尼亚小姐”的选美皇后,儿子和女儿聪明可爱,特别是女儿,在6岁的年纪就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美貌和表演天赋。

  在那个年代,这走在时代前沿的一家还拍摄过不少的家庭录像,哪怕过去这么多年,隔着屏幕你都能从这些生活片段中感受到,他们曾是如此的快乐。

  但是这一切,就在1996年12月26日清晨被琼贝妮特母亲帕奇的哭喊声打破了。

  一早起来的帕奇在房间楼梯上发现了一封信,信中内容大意为:琼贝妮特已被绑架,需要她的父母准备11.8万美金作为赎金。

  5点52分,母亲拨通了911报警,称自己的女儿被绑架。

  上午,第一位警察到达拉姆齐家,但没有及时封锁现场。

  下午2点,调查过程中警察忽然想到,应该仔细再搜查一遍房间,结果琼贝妮特的父亲在地下室酒窖中,找到了被毯子盖着的女儿尸体。此时琼贝妮特双手被绑住,身体已经僵硬。

  经过尸检,琼贝妮特一共身受两处致命伤,一处位于头部,是金属制手电筒打击所致,一处位于颈部,是用绳子勒出来的。

  此外,琼贝妮特有疑似遭到性侵的痕迹,她的内裤上检测到了男性的DNA,后经检测此DNA既不属于父亲约翰,也不属于哥哥伯克。

  但是在前后两次尸检中,对于造成琼贝妮特死亡的原因法医们却有分歧,法医的结论是:这两次伤害的发生时间很接近,但难以判定具体的先后顺序。

  疑点重重的悬案

  很多人都好奇,为何此案超过20年未破?不少人认为,当年警方低效且错误的处理方法,难辞其咎,具体有以下3个原因:

  第一,案发时是圣诞节刚过的12月26日,多数警察还在放假,因此警力人手严重不足,最后被派到拉姆齐家的只有1位女警。

  第二,这位被派去的女警经验严重不足,没有及时搜索整栋别墅,如果她能在到达第一时间搜索,琼贝尼特或许还有生还的可能。

  最重要的是,现场人员过于杂乱,后续警察赶到的时候,拉姆齐夫妇的很多朋友已经在家中帮忙安慰,大家甚至在传阅勒索信,来回走动的客人使得犯罪现场几乎完全被毁坏。即便是罪犯留下过什么证据,也被破坏掉了。

  而稍微注意下这起案件就会发现很多不寻常之处,譬如:绑匪的勒索信。信纸和笔都来自拉姆齐家中,如果说有陌生人潜入,其他家人都在熟睡,正常人一般会速战速决,迅速带走琼贝妮特,留下一个便条,上面写着诸如:“你的女儿在我手里,准备100万等我电话”这样言简意赅的语句,而非什么长篇大论。

  但现场留下的这份勒索信,足足有两页半纸,调查人员誊抄都需要20分钟,这么长的时间绑匪会甘冒巨大风险,躲在这个大房子的某处构思着措辞写信吗?怎么想怎么都不可思议。

  其次,出事之后拉姆齐一家的态度。事件刚一发生,约翰就联系他的私人飞机飞行员,准备举家离开小镇,前往亚特兰大。这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亲眼见证了女儿惨死,必定会想查出真凶绳之以法,而不是全家逃避。

  且在事发后,拉姆齐夫妇很长一段时间拒绝接受警方的调查访问,却在案发后仅仅4天,选择接受CNN的专访。最后,警察也只能看电视台播出的访谈内容来侦破案件。不知道这样的操作是为了什么?

  再次,尸体的发现过程。发现女儿尸体前,父亲去过两次地下室,但都没有发现女儿尸体。警察要求再详细检查时,父亲主动走到了地下室最深处的酒窖,打开了灯,发现了女儿的尸体。这使得整个案件的性质从绑架案转变为谋杀案。

  不止如此,还有母亲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我没有杀琼贝妮特”而不是说“我没有杀我女儿”,11.8万美金与父亲当年公司分红数目一致等等,诸如此类疑点实在太多。

  警方人员在侦破此案时分为了两派,一派认为是陌生人潜入作案,一派认为是家人作案。

  但关于家人有罪的证据搜集却极为困难,由于全家人是生活在一起的,因此琼贝妮特的身上如果有父母哥哥的DNA那是再正常不过。虽然勒死琼贝妮特的工具来自母亲的工具箱,打击琼贝妮特头部的凶器手电筒来自厨房,但也没法发因此做出任何有罪定论。

  而关于陌生人作案,则排除了拉姆齐家附近所有有前科,特别是有性犯罪前科的罪犯。警方还将现场收集到的DNA信息与全美150万有案底人员的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却无一匹配。

  这一刻案件又没了头绪。此案在经历密集的调查听证后无果,陷入了沉寂期,这一沉就是10年,直到2006年出现巨大转机。

  一个名叫卡尔的美国人,在事发时也居住在科罗拉多州,他公开承认是自己杀害了琼贝妮特,这个消息就像一颗炸弹,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卡尔本人也在泰国被捕。

  然而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以及DNA分析,卡尔也被排除了嫌疑,虽然从他的私人电脑中检查出超过150G的儿童色情视频,但从证据来看卡尔不是凶手,而他认罪的原因很可能是出于某种性幻想,对于以往著名性侵儿童案的“认领”。

  真相的一种可能

  案件再度陷入僵局,这一沉寂又是10年。

  直到2016年,CBS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针对著名的琼贝妮特案件,邀请了7位业内顶级专家包括犯罪行为专家,前联邦调查探员,甚至还有著名的华人神探李昌钰,他们在一起重新分析了一遍这起案件的经过。

  虽然是电视节目,但几位专家的分析却不约而同指向了另外一种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的可能性。

  其中前联邦调查局探员吉姆对于当年琼贝妮特母亲那一通报警电话的声音细节分析给了案件新的思路。

  经过慢放和擦除噪音,报警电话中有三句声音极小的话,一句来自父亲约翰,他说的是:“We are not speaking to you”(我们没和你说话)。

  还有一句来自母亲帕奇,她说的是:“Help me Jesus,what did you do?”(上帝啊,你都干了些什么?)而最后一句是一个孩子的声音,说的是:“what did you find?”(你找到了什么?)

  而这最后一句话,刚刚听到时,就连鉴别音频的专家也一瞬间毛骨悚然,因为按照当年案发时的纪录,母亲帕奇声称自己在打电话报警过程中,儿子伯克一直在楼上睡觉。而屋里的孩子,除了被父母报警宣称已经失踪的琼贝妮特之外,就只有当年琼贝妮特9岁的哥哥伯克。

  倘若最后这句话真的出自于伯克,那么这几句小声的对话,连起来听就格外耐人寻味。

  撒这样一个明显的谎,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但是这仍然不能成为证据,因为伯克的话没有什么特殊内容,母亲也可以说自己是当时心慌意乱,记忆出了岔子。

  而华人神探李昌钰也不负众望,他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那就是琼贝妮特内裤上的DNA,很可能是在制衣工厂做衣服的工人留下的,费尽心思找到的这个陌生DNA匹配者,跟本案可能压根没有什么关系。

  另一边,另外几名调查专家也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之前被怀疑有可能成为陌生人出入通道的,被打破的地下室窗户。根据照片记录,此窗户上结了蜘蛛网。而专家们想要复现一个人行凶完成后爬出窗户,但却无法做到爬出窗户而不破坏蜘蛛网。这一推论直接把目标转移到了拉姆齐一家身上。

  于是,目前为止最有力的一种猜想继而浮出水面,由于在参加完朋友家派对回到家后,9岁的伯克和6岁的琼贝尼特,由于争抢吃菠萝发生了一点不愉快。或许是出于无意,9岁的伯克生气之下,顺手拿起手电筒往琼拉姆齐头上打去,这一击有可能直接造成了琼拉姆齐的死亡或者重伤昏迷。

  案发现场的父母,眼见一个孩子已经死去,为了帮助9岁的儿子掩盖罪行,才想出了绑架失踪这样的故事。

  在几位专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后,人们的目光一下子又转而投向了哥哥伯克。早已成年的伯克不得不出面接受采访澄清。

  在谈及当年的案件时,伯克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面对妹妹被杀死这一惨痛的过去,伯克的态度让人难以理解。

  而关于这场离奇谋杀案的最新消息则很富有戏剧性,在2016年CBS电视台制作完这档专家破案节目后,就收到了来自伯克的起诉书,控告这7位专家和电视制作公司对他进行了诽谤,并索赔共计7.5亿美金,如今此案还在审理中,结果尚未可知。

  但无论世人如何争论,无论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都没法改变,那个如天使一样笑颜明媚的少女,在她6岁时失去了生命,让人无限惋惜。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档案钩沉 B03“美国小小姐”之死 尚法斋2024-12-24 2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