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战火不断的邻居,这次又是因为什么事情?”社区民警阳陆军一边疑惑一边赶往调解室,今年以来,家住四楼的陶老伯和楼上的顾阿姨几乎已经成为浦东公安分局浦兴路派出所的“常客”,而双方的隔阂四年前便存在了……近期,浦东警方依托“三所联动”解决了这起持续数年的邻里纠纷。
两户之间恩怨纠葛已持续四年
在浦东的一个普通小区里,四楼的陶老伯与五楼的顾阿姨,两户人家之间的恩怨纠葛,已经持续了整整四年。事情的起因,不过是邻里间常见的噪音与漏水问题。
2020年,陶老伯家中频繁受到楼上噪音的侵扰,加之空调漏水,让他的生活变得不再安宁。对于陶老伯而言,这些声音无疑是对他及家人的严重干扰,于是他找到了顾阿姨,希望对方能够有所收敛。
然而,顾阿姨却对此不以为然,她认为自家产生的声音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声响,远未达到陶老伯所说的“噪音”程度。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执数次后升级,甚至闹到了居委和社区民警那里。陶老伯一家都患过严重疾病,目前正处于疗养恢复期,需要安静的环境和充足的休息,楼上顾阿姨家的声音吵闹让陶老伯一家难以承受。在长期的影响下,陶老伯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两家人的矛盾也由此彻底爆发。
调解过程几经波折,心病还需心药医
在居委和社区民警的多次介入下,双方曾一度达成和解。顾阿姨同意通过铺榻榻米、张贴静音条等方式,尽量减少家中的噪音。然而,好景不长,噪音问题很快便卷土重来。陶老伯认为顾阿姨在故意捉弄他,而顾阿姨则觉得陶老伯不依不饶,故意找茬刁难。双方的矛盾,已经不仅仅是噪音问题了,更演变成了彼此心中的一块巨石,压得双方都难以喘息。
浦兴路派出所的民警们深知,要想彻底解决这起纠纷,必须找到双方心中的“病根”。于是,他们纷纷加入调解队伍,尝试从不同角度入手,解开双方的心结。
经过多次的努力,民警们终于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契机——顾阿姨家的两个孩子即将升入五年级,为初中入学做准备。社区民警阳陆军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他向所领导提出建议,可以借此机会成立调解小组,分别对顾阿姨及家人开展思想工作和释法说理。
在调解小组的共同努力下,顾阿姨一家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感受到了陶老伯一家的痛苦。他们开始主动寻找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彻底摆脱这场“噪音战”。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顾阿姨全家终于达成一致:在浦兴路派出所的帮助下,他们在小孩即将就读的初中附近租下了一套方便就学且生活便利的房屋。同时,他们也将原先居住的房屋委托给了中介公司出租。
当顾阿姨一家搬离的那天,陶老伯和顾阿姨在社区民警的见证下,终于握手言和。长达四年的恩怨,在多方的协调和劝解下,终于得到了化解。陶老伯和顾阿姨都对派出所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调解心得】
在此次邻里纠纷的调解过程中,三所联动的调解员们展现出了高超的调解技巧和深厚的为民情怀。调解员耐心地倾听双方当事人的心声,理解他们的痛苦和难处,这让他们感受到了被尊重和理解。同时,调解员还积极为双方当事人寻找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还注重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让双方当事人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这为他们达成和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调解员还善于捕捉和利用契机,如顾阿姨家孩子即将升入初中的这一重要信息,为他们提供了调解的突破口。调解员借此机会,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工作和释法说理,最终促使他们达成了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