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说案

你买的高级游戏账号或侵犯了他人信息

全市首例批量实名注册游戏账号案宣判

胡蝶飞/阮婷

本文字数:1936

  □  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阮婷

  “自己练级爆装备太麻烦了,不如上网买个高级游戏账号!”

  “只要一键上号即可绕开防沉迷系统,账号实名永久有效……”

  近日,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全市首例程序化批量实名注册游戏账号案,犯罪嫌疑人马某某通过自编程序绕过某游戏平台设置的防护措施,实现自动化批量注册空白账号,并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实名认证后对外出售。检察机关对2名被告人均以数罪提起公诉,一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静安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发现游戏账号被批量化注册

  2024年1月,某游戏公司收到监管部门风险提示,称其游戏账号实名认证率大幅度下降,若不及时处理,后续将关停实名认证系统。该游戏公司经调查发现,大量已注册游戏账号域名频繁出现,怀疑有人绕开公司单一IP注册的限制,批量化注册账号,遂向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报案。

  侦查人员顺藤摸瓜,发现犯罪嫌疑人马某某利用自己编写的程序批量注册账号,实名认证后交由犯罪嫌疑人刘某某对外出售。2024年6月19日、7月4日,马某某、刘某某先后被抓获归案,到案后基本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后公安机关以马某某、刘某某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提请批准逮捕。

  据马某某交代,不少玩家想有好的游戏体验,又不想自己“练级爆装备”,便会购买游戏账号。一些游戏工作室也会购买新的游戏账号练级后高价出售。他觉得出售实名游戏账号很有“前景”,便利用自学的编程知识编写了一款软件,通过接码软件获取的手机号、验证码等绕开系统限制,同时非法使用大量公民信息批量实名注册A游戏公司账号,再将认证后的账号交由刘某某,所得钱款由二人分赃。

  当检察官讯问马某某其用于实名认证的公民个人信息是哪里获取的,马某某声称“这些个人信息是通过身份信息编辑器生成的”。

  公民个人信息有“蹊跷”

  马某某的说法是真还是假?虚构的个人信息能轻易通过实名认证?这些信息背后是否另有“蹊跷”……承办检察官胡俊君重点审查犯罪嫌疑人马某某、刘某某被扣押的电脑、手机等涉案物品,发现其中除了有用于认证游戏账号的个人信息外,还存储了大量敏感的个人身份信息。这些信息内容详细,疑似非虚拟生成。经侦查人员抽样验证后,确认这些信息真实,马某某所谓虚构信息的辩解不攻自破。

  与此同时,检察官就游戏账号和信息内容展开仔细讯问,刘某某声称自己接收的账号和信息均系马某某提供,其对信息真实性及来源不知情,也未再提供给他人,但一条“身份证信息……务必保存好”的聊天信息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

  鉴于该案犯罪手法较为复杂,关键事实证据有待进一步查明,检察官在对马某某、刘某某二人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同时,制发继续侦查提纲,建议侦查人员恢复相关电子数据,查清涉案个人信息数据来源及去向等。

  数罪并罚+综合履职

  检察官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马某某突破某游戏公司系统设置的身份认证等安全防护措施,编写了一款绕开某游戏公司单IP操作频次限制的程序,利用QQ  号、手机验证码等注册方式,实现自动化批量注册大量空白游戏账号,属于超越权限的“侵入行为”。

  其通过上述方式批量注册并实名认证游戏账号共计11万余个,对应的公民个人信息条数达6万余条。马某某将已实名认证的游戏账号、密码,连同这些个人信息一并提供给犯罪嫌疑人刘某某销售,获利20余万元,马某某分得10万余元。马某某触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刘某某明知马某某向其提供的游戏账号系非法获取,仍对外销售牟利,该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此外,警方进一步查实了刘某某在接收马某某向其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6万余条的同时,还单独实施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14万余条,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最终,静安检察院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马某某提起公诉;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刘某某提起公诉,一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近日,静安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马某某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处罚金18万元。被告人刘某某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4年3个月,并处罚金18万元。同时判决马某某、刘某某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永久删除非法获取及保存的公民个人信息数据,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公开赔礼道歉。

  【检察官说法】

  “本案反映出涉案游戏公司在数据安全、风险提示等方面存在监管漏洞。我们将重点关注案件中暴露的问题,提出技术升级、强化数据监管等整改措施,总结新类型网络犯罪手法和特点,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行业协会等的协作,从个案办理至类案梳理再到系统性治理,推动形成长效治理机制,构建清朗网络空间。”检察官胡俊君说。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说案 A07你买的高级游戏账号或侵犯了他人信息 胡蝶飞/阮婷2025-02-25 2 2025年0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