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季张颖 见习记者 陈姝楠
昨天,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和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出发,赴京出席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结合履职实际,他们将带来哪些真知灼见?出发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和委员。
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热潮,到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都是代表们关注的焦点;政协委员们则将围绕经济建设、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养老服务等热点问题踊跃建言献策。
AI大模型“虚火”待降:顶层设计迫在眉睫
“赛道看似热闹,实则资源分散,散、乱、小的现象突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部长张帆直言,当前众多企业扎堆研发行业垂类大模型,但多数仅停留在表面,难以满足工业场景的严苛需求。
“工业领域需要的是真正深入产业链的应用,而非‘纸上谈兵’。”张帆以某钢铁企业为例指出,其自研的AI质检模型因数据样本不足,误判率高达15%,远未达到实际生产要求。
在张帆看来,破解这一困局需“双管齐下”:一方面,国家应出台行业垂类大模型的研发标准与指导意见,“避免企业各自为战,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集中力量打造高质量、高适配的大模型”。他呼吁:“人工智能不是‘单打独斗’的竞技场,而是需要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
张帆认为,工业数据的标准化与共享难题制约了大模型发展。某汽车制造企业曾尝试与供应商共建AI预测性维护模型,但因数据格式不统一、商业机密顾虑,最终项目搁浅。“工业数据的采集、标注、脱敏缺乏统一标准,企业间‘数据高墙’林立,导致模型训练‘燃料不足’。”
对此,张帆建议国家加快制定行业数据标准,并探索“数据沙盒”机制,在保障企业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推动数据共享。他期待,未来AI能深度赋能研发、生产、运维全链条,“让制造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智能驱动’”。
AI需与人的智慧结合AI技术应成“守门人”
针对AI技术的行业应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首席合伙人、董事长,BDO德豪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全球董事会董事朱建弟指出,以近期大热的DeepSeek为例,其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仍需与人类判断力结合。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表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整体观、辨证施治理念与AI的数据驱动、个性化服务特性高度契合,二者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路径。
“目前,上海、广东等地已率先试点AI与中医药结合的智慧医疗项目。”吴焕淦坦言,我国中医药与AI的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急需解决技术、人才与制度层面的瓶颈问题。比如中医药数据包含大量患者隐私信息,而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医疗数据的采集、存储与共享缺乏细化条款。部分AI诊疗系统未通过严格的伦理审查,存在误诊责任界定不清、算法歧视等风险。
为此,吴焕淦建议深化与科技企业合作,可以引入DeepSeek等AI企业技术优势,开发适应中医特点的专用算法。同时,完善法规体系与伦理治理。他建议成立中医药AI伦理委员会,制定《中医药人工智能应用伦理指南》,要求AI系统通过临床有效性验证与公平性测试后方可投入使用。此外,还可以探索开发“AI医疗责任险”。
“未成年人接触网络信息太容易,但辨别能力不足,犯罪风险不容忽视!”全国人大代表,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展部经理、工会副主席陈达认为,AI技术可成为保护青少年的“新防线”。她建议开发“数字守门人”系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与图像识别技术,实时监控社交平台中的敏感对话与图片。同时,她强调需平衡技术创新与隐私保护。
心系养老、教育等“民生密码”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委员,我更多关注的还是民生话题。”昨天,在行前集中地,全国政协委员、市妇联副主席、闵行区莘庄镇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军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全国两会,自己会在养老服务方面有一些思考。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个性化、专业化的养老需求突出,这些需求涵盖家政保洁、陪诊就诊、文娱活动等方方面面,需要有专业的队伍和机构来匹配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在张军萍看来,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既要加强对为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和监管,也要做好专业护理员队伍的建设,让这支队伍留得下来、服务更好,助力为老服务更加完善。
来自教育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复旦大学教授、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丁光宏从自身领域出发,聚焦于职业教育助力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既要服务于区域经济,也要服务于产业发展,尤其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下,我们作为科技大国,在此领域还有很多发展的空间。”丁光宏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校长袁雯今年同样把目光聚焦在教育方面。“强国先要强教,强教必先强师,而强师就是要强‘师范’。”她表示,师范大学承担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角色。袁雯告诉记者,《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提到,“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则关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希望传统文化通过更活泼的形式,让小朋友在校园中开始了解、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谷好好表示。
期待让消费真正“活”起来
在全国政协委员、市总商会副会长、松江区政协副主席、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郁瑞芬看来,政协委员一定要把履职的责任扛在肩上,把企业发展的使命装在心里,聚焦民生与消费,郁瑞芬为今年全国两会做了精心准备。
其中,“消费振兴”无疑是郁瑞芬关心的重中之重。“我们欣喜地看到,从国家到地方到企业,都为提振消费做了很多工作,但真正让消费‘活’起来,核心还是要有让老百姓敢消费、愿消费、放心消费的系统性措施。”郁瑞芬表示,“去年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了22次‘消费’,所以我对今年的两会更加期待,相信会在会场听到更多关于消费振兴的答案。”
不久前,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长期关注这部法律的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呼吁,开展广泛的普法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高对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在全国形成利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舆论环境。
从旅游行业出发,王煜认为,入境游方面还有更多需要细化完善的地方,“比如如厕问题,国内公共厕所多是蹲位,但是欧美旅客并不是很适应,还有信用卡的刷卡,以及很多地方的标识设施还需进一步规范。”
“我今年主要关注的是土地制度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创新。”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告诉记者,深化土地改革能够提高农村地区土地利用效率,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陆铭建议,从政策和舆论环境两方面来有力推进民营企业的创新,“这样不仅可以改善营商环境、保障创新收益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还方便建立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