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档案钩沉

女儿杀害父母被编成童谣凶手无罪还继承百万遗产

莉齐·鲍顿奇案

尚法斋

本文字数:3065

资料照片

  □  尚法斋

  一说到“童谣”,大家都会想到小朋友们喜欢的歌谣,但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首“恐怖童谣”:“莉齐·鲍顿拿起斧头,砍了她爸爸四十下,当她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她砍了她妈妈四十一下”。看完这段文字,相信大家都会觉得毛骨悚然。更可怕的是,这首童谣并不是凭空编的,而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

  暗流涌动的家庭矛盾

  故事的主角莉齐·鲍顿,出生于一个看似体面的家庭。她的父亲安德鲁·鲍顿,是一位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富商,通过经营家具生意和房地产投资积累了丰厚的财富。然而,财富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和谐。

  在莉齐年幼时,她的生母莎拉便因子宫充血和脊椎疾病离世,这无疑在莉齐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三年后,安德鲁迎娶了阿比·杜妃。对于这个继母,莉齐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抵触情绪,两人关系一直不睦,日常交流甚少。在这个重组家庭中,安德鲁对阿比宠爱有加,渐渐地,他似乎忽略了女儿的感受,对莉齐愈发疏远。这种家庭环境下,莉齐的性格逐渐变得孤僻、敏感,家庭内部的矛盾也在悄然滋生,犹如一座即将爆发的火山,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1892年5月,安德鲁在自家谷仓用斧头杀死了多只鸽子,原因是他认为这些鸽子吸引了当地孩子前来捕猎。而莉齐此前刚刚为这些鸽子搭建了栖息处,她对父亲的这一行为感到十分不满。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父女之间的矛盾,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家庭氛围变得更加压抑。到了7月,家庭内部的争吵愈发激烈,最终促使莉齐和姐姐艾玛前往新贝德福德“度假”。一周后,莉齐回到家中,但她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当地的一家寄宿公寓住了四天,这一系列不寻常的举动,似乎都在预示着这个家庭即将面临一场巨大的风暴。

  惨不忍睹的凶案现场

  1892年8月4日上午,这是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却成为了鲍顿一家噩梦的开始。大约9点到10点半之间,阿比像往常一样去二楼的客房打扫卫生。然而,她却遭遇了不测,被人用斧头残忍地杀害。凶手从她的侧面头部砍去,第一击就砍伤了她的耳朵上方,阿比转身摔倒在地,鼻子和额头出现挫伤。随后,凶手又在她的后脑勺连砍17下,手段极其残忍。此时,安德鲁刚好外出散步归来,他用钥匙开门却发现门被卡住,于是敲门呼喊。女仆布里奇特·沙利文闻声前来开门,却发现门难以打开,她不禁咒骂了一句。就在这时,她听到莉齐在楼上大笑。这一细节在后来的调查中显得尤为关键,因为此时阿比已经遇害,而莉齐如果在楼上,很可能已经知晓阿比的死讯。

  安德鲁进入房间后,莉齐告知他阿比被一个信使叫去看望生病的朋友了。随后,莉齐帮安德鲁脱下靴子,让他躺在沙发上休息。之后,莉齐又告诉布里奇特百货商店在打折,让她去购物,但布里奇特身体不适,便回到自己位于三楼的房间休息。

  大约11点10分,布里奇特突然听到莉齐在楼下大声呼喊:“玛吉(布里奇特的昵称),快来!父亲死了,有人进来杀了他!”布里奇特急忙下楼,只见安德鲁倒在楼下客厅的沙发上,头部被斧头砍了10到11下,其中一击将他的眼球劈成两半,场面惨不忍睹。

  医生赶来后,确认安德鲁已经死亡,死亡时间大约在11点。警方随后在二楼的客房发现了阿比的尸体,同样是死于斧头之下,身上有多处刀伤。经法医鉴定,阿比比安德鲁早一个小时左右遇害。

  在地下室,警方找到了一把疑似凶器的斧头,斧头上沾满了鲜血,还附着着一些毛发和皮肉组织,手柄已被人为破坏,这显然是凶手试图销毁证据的举动。然而,现场没有发现任何强行闯入的迹象,门窗都完好无损,这让警方怀疑凶手很可能是熟人作案。而莉齐作为案发现场的第一发现人,且与死者关系密切,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警方的视线,成为了案件的重点怀疑对象。

  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将目光聚焦在与鲍顿一家关系密切的人身上。莉齐作为案发现场的第一发现者,且与死者存在家庭矛盾,自然成为了重点怀疑对象。警方在莉齐的衣物上发现了一些可疑的血点,然而莉齐却坚称那是经期留下的痕迹。此外,邻居向警方举报,称在案发后曾看到莉齐偷偷烧毁一件衣服。莉齐对此解释道,衣服上沾染了油漆,已经无法清洗,所以才选择将其烧毁。鲍顿家的女佣也提供了重要线索,她表示在阿比遇害的时间段里,曾听到莉齐在楼上大笑。这一证词让莉齐的嫌疑愈发加重,然而莉齐却反驳说,当时自己正在阅读一本有趣的书籍,看到精彩之处不禁笑出了声。警方还对其他可能的嫌疑人进行了排查,包括当天出入过鲍顿家的约翰·摩斯,以及莉齐的亲人、安德鲁的另一个女儿和他的堂兄弟威廉。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了莉齐。从动机上看,莉齐与继母关系恶劣,对父亲的偏心也心怀不满,而一旦父母离世,她便能继承巨额财产。而且还有证人证明莉齐曾在案发前一天试图购买致命的普鲁士酸,尽管她声称是为了防止飞蛾蛀蚀她的皮草披风,但这一说法难以让人信服。种种迹象表明,莉齐似乎就是这场惨案的幕后凶手。于是,警方决定对莉齐采取行动,将她正式逮捕。

  充满争议的无罪释放

  1893年6月,莉齐·鲍顿杀父案正式开庭审理。这起案件吸引了全国的目光,成为了当时媒体关注的焦点。法庭上,检方和辩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检方认为,莉齐有足够的动机和机会实施犯罪。他们指出,莉齐与继母关系紧张,对父亲的财产分配也存在不满,父母的离世将使她获得巨额遗产。而且,莉齐在案发前后的行为表现十分可疑,她的证词前后矛盾,对自己的行踪也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此外,检方还出示了在莉齐衣物上发现的血点、她试图购买毒药的证据,以及女佣和邻居的证言,试图证明莉齐就是凶手。

  然而,辩方律师则为莉齐进行了有力的辩护。他们强调,检方所提供的证据大多是间接证据,缺乏直接证明莉齐有罪的铁证。例如,衣物上的血点无法确定是受害者的,莉齐烧毁衣服的解释虽然可疑,但也并非完全不合理,女佣和邻居的证言也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辩方还巧妙地将莉齐塑造成一个柔弱的淑女形象,在庭审过程中,莉齐表现出的无助和纤弱,赢得了许多人的同情。此外,辩方还对警方的调查过程提出了质疑,认为警方在证据收集和保管方面存在漏洞,可能影响了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整个审判过程持续了13天,期间充满了戏剧性和争议。公众对案件的关注度极高,法庭内外都聚集了大量的人群,人们纷纷猜测着案件的走向和结果。最终,经过陪审团仅仅90分钟的审议,他们做出了裁决——莉齐·鲍顿无罪。这一结果震惊了整个社会,许多人认为莉齐是逃脱了法律的制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法律公正的体现,毕竟检方的证据确实存在诸多疑点。

  被宣告无罪释放后,莉齐和姐姐继承了父亲留下的巨额遗产,约20万美元,这笔钱在当时堪称巨款,放到今天价值更是高达数百万美元。她们卖掉了凶宅,远离了瀑布河城的是非圈,试图开始新的生活。然而,社会对莉齐的质疑和偏见并没有因此消失,她的名字早已成了残酷杀手的代名词。多数相关的小说、电影作品,直接点名莉齐·鲍顿是凶手,并且在加油添醋的情节中,让她受到报应。

  尽管莉齐被无罪释放,但这起案件的真相至今仍然扑朔迷离。有人认为莉齐就是凶手,她巧妙地利用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法律的漏洞,逃脱了制裁;也有人提出了其他的可能性,比如凶手可能是家里的佣人,或者是与鲍顿家族有恩怨的外人,甚至还有人猜测莉齐可能患有精神疾病,导致她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犯下了罪行。

  在童谣的渲染下,大众对莉齐·鲍顿的偏见更加根深蒂固。这首童谣在民间广泛流传,使得这起案件更加深入人心,也让莉齐的形象被永远地定格在了那个血腥的早晨。而莉齐本人,在经历了这场风波后,后半辈子醉心于戏剧与文学,大笔遗产捐赠予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爱护动物与凶残杀手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让莉齐·鲍顿的生平更增传奇色彩。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档案钩沉 B02莉齐·鲍顿奇案 尚法斋2025-05-06 2 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