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婷婷
申城五月,春夏之交,细雨纷纷,街头的梧桐树被雨水打湿,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的警车划开雨幕,平稳地在雨中穿行。
“被监护人李远长期患有精神疾病……”车内,法官和书记员投入地讨论着案情。车窗外,林立的高楼逐渐淡去,空旷的街区和低矮的厂房映入眼帘。
一小时后,警车在松江区某养老院门前停了下来,静安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副庭长白云快步下车,和书记员一起将后备厢里的国徽和座席卡拿了出来,今天她要在这里进行一场特殊的巡回审判。
“白法官,你们来啦。”养老院的张院长迎上前,指引着白云一行向活动室走去。“李远是今年1月份住到我们这儿的,一直是哥哥来看他,最近他得知母亲生病去世的消息,病情又严重了。”张院长叹了口气说道。
“我们来这里开庭,也是因为养老院离人民法院路途远,担心李叔叔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白云和张院长边走边聊。
看到法官来了,活动室里打牌下棋的老人们纷纷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目光好奇地向着法官来来回回地打量。
“国徽要挂在最高的地方,往中间一点。”只见白云和书记员一起将神圣的国徽高高挂起,拉开巡回审判的横幅,再把活动室的桌椅一拼,一个简易的巡回审判法庭就布置好了。“我们马上要在这里开庭,爷叔、阿姨坐到前面来听一听呀。”
不少老人和养老院的工作人员纷纷驻足。“人民法院开庭还是头一次见。”“看看法官是怎么断案的。”
雨落在窗户上滴滴答答地作响,清脆的法槌声打破了雨天的沉闷。
随着法槌声敲响,巡回审判正式开始。白云详细询问了李叔叔的病情和生活起居。
被监护人李远今年56岁,未婚未育,长期患有精神疾病,2019年父亲去世后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如今母亲也因病去世,同胞哥哥李真向法院申请做他的监护人。
“母亲曾叮嘱我要照顾好弟弟,申请做他的监护人是为了帮他办理领取补助金等日常事务。”法庭上,李真说道。
经过前期调查和法庭审理,白云当庭认定李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兄长李真担任其监护人,负责日常照料并维护其合法权益。
“法官‘断’得很公正,很专业!”旁听庭审的老人纷纷为白云点赞。
“法官,我如果想让我小儿子监护我,怎么申请?”一名阿姨拉着白云的手问道。白云详细地向大家讲解了监护问题的法律规定,以及意定监护的申请流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养老院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主阵地’,法治意识可不能少。”白云边说边将带来的普法书籍递给了张院长。
“以前家属问监护手续,我们只能干着急,以后能给他们指方向了!”接过书,张院长笑着说道。
走出养老院,不知何时已雨过天晴,白云依旧将国徽捧在手上,雨后的阳光洒在国徽上,金灿灿的,像极了老人们在司法护航下,安详、无忧的金色晚年。(文中涉案当事人为化名)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