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视点”报道,2.1公斤快递按3公斤计价、停车不满1小时按1小时收费……近日,快递等行业“向上取整”的收费方式引发公众关注。当“向上取整”成行业惯例,是否合规却值得讨论。几块钱、几毛钱的差价背后,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不容忽视。
计费遭遇“向上取整”
“2.7公斤的快递收3公斤的钱还相对可以接受,如果2.1公斤也按3公斤计价就不太合理了。”北京市民陈女士说。
记者查询不同快递公司的收费标准发现,多家快递公司在寄件下单选项中,仅能按1公斤、2公斤等整数单位进行选择。实际寄件过程中,记者也分别遇到了“不足1公斤按1公斤计算”和“不足0.5公斤按0.5公斤计算”的计价方式。
不过,记者发现,并非所有快递公司都“向上取整”。邮政EMS计重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也就是2.1公斤快递按2.1公斤收费;顺丰采取“10千克以下续重以0.1千克为计重单位,10至100千克续重以0.5千克为计重单位,100千克及以上四舍五入取整数”。
除了快递之外,不少领域也都存在“向上取整”计量行为。记者观察多地停车收费标价牌,其中不乏“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费”“超时1分钟按10分钟计费”“超出30分钟按1小时收费”等计价要求。共享单车等服务也多以15分钟、30分钟等为“向上取整”标准。
需要多方发力规范
在快递计重等领域,不乏相应的行业标准。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快递服务第3部分:服务环节》规定,计费重量以千克(kg)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其中,续重费用为计费重量扣除首重后的实际值与续重计费标准的乘积。快递服务主体应在提供服务前告知用户计费依据、计费标准或服务费用。
北京市华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邓佩律师表示,《价格法》要求经营者应明码标价且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向上取整”若未在收费公示中明确说明,属于变相加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快递续重等按整数计算,超出了实际服务成本,构成对消费者的强制交易,违反了公平交易原则。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从企业自律的角度,相关企业要依法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同时落实明码标价与收费规则公示制度,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由于计量场景运用不同,要求具体到小数点后的几位,应该结合不同的行业实际有更进一步的规定。”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与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芦云表示,这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
浙江京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晶晶认为:“有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落实明码标价与收费规则公示,让每一克重量、每一分钟时长都公平计价。”(张千千 叶昊鸣 赵文君)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