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王葳然 实习生 金奕芸
本报讯 昨天下午,由市卫健委主办的2025年上海市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科普活动在杨浦区江浦路街道辽源党群服务中心举办。记者获悉,去年9月24日,上海正式启动食品数字标签试点工作,作为全国首批启动该工作的省份,上海正全力推进数字标签的推广应用,目前,全市已有24家企业,约150款产品参与数字标签工作。
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营养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而传统的食品标签因受版面限制所载信息有限、字号偏小不便读取等因素已难以满足人们对详细阅读食品标签的需求。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数字标签是通过二维码等形式展示食品标签信息,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食品标签上的二维码获取食品标签信息。
“相较传统标签,数字标签没有版面限制,字号可放大,更易识读,同时还可通过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方式丰富食品标签信息传递手段,方便各年龄段和有特定需求的消费者了解食品信息。”活动上,国家视频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一室副主任于航宇介绍道。
活动现场,百事、星巴克、康师傅、光明等10家食品企业通过展示数字标签产品与市民代表面对面交流。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即可进入展示平台阅读食品信息。除了文字介绍外,展示平台还呈现了图片、视频等内容,大幅提升了消费者的阅读体验感。
“对于企业来说,数字标签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便于企业进行信息管理以及与消费者互动,符合数字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趋势。”百事公司法务总监王霜表示。
据介绍,上海将积极开展数字标签工作,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纳入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同时,挖掘本土特色,积极主动联系品牌影响力大、消费量高的本地头部企业,促进如粮油、肉蛋奶等更多大宗类食品产品加入,切实提升数字标签工作的社会效益。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