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国家安全

陈云与党的隐蔽战线

本文字数:2807

陈云在中央特科时使用的箱子

陈云在瑞金时担任中央白区工作部部长,图为他当时的办公居住地

  今年是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陈云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党隐蔽斗争史上的重要领导人,在保卫党中央机关安全、指导开展隐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我们一同回溯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于隐蔽战线上的赤胆忠心与卓越贡献。

  临危受命

  担任中央特科负责人

  1919年,陈云高小毕业后,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做学徒、店员。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中,陈云组织商务印书馆员工罢工、成立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工人纠察队,并取得胜利。此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江苏一带开展艰苦的地下斗争。他领导工运、农运,打恶霸、斗黑帮、搞集会、散传单,和兵、匪、警、特、黑都交过手,曾蜗居在上海的亭子间,也曾在乡下躲避追捕。陈云学会了在白色恐怖、敌人环伺的情况下如何隐蔽自己,磨炼出丰富的斗争经验。

  1931年4月,党内高层出现叛徒,妄图帮助国民党特务将中共中央一网打尽。千钧一发之际,周恩来、陈云领导中央特科,粉碎了敌人的阴谋。但是叛徒的出卖依然给上海地下党组织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重整情报保卫工作,中央决定由陈云担任中央特科书记,肩负保卫中共中央的使命。

  陈云临危受命,开始对特科进行改革。他要求特科干部必须深入融入到社会中,建立各种社会关系,以真实的社会职业掩护特科活动。他投入一定资金,让一部分同志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做生意”。自己则在开办的“新生印刷所”中,身着长褂,外面套一件短背心,俨然一个账房先生。

  陈云规定特科人员不得与其他白区人员一起办公;特科内部机构减少混同行动,人员间强调单线联系、特科机构和人员对内对外都必须使用化名和代称。陈云时刻保持谨慎稳妥、小心细致的隐蔽工作作风,始终从最坏的方面做打算,从最细节的方面做准备。为了应对敌人搜捕,他频繁变化住地,在一个地方住不到两三个月就重新换房子。一次召开党的重要会议,陈云将会议地点定在他布建的掩护机关——新生印刷所。为了不引起敌人注意,他派人在印刷所门口贴了张出租房屋的广告,让参会人员以看房为名来到这里,并规定参会人员一手拿报纸、一手拿雨伞作为暗号,等人到齐后,就把广告撕下来,会议最终开得很安全。又如,一次陈云手里提着一个皮包出门,被特务盯上。特务跟到一个茶馆里,陈云跟茶馆伙计说出去买烟,要伙计照看一下皮包,随即离开。特务认为皮包还在,人不会走远,哪知陈云一去不回。特务拿起皮包一看,居然是空的。原来这个皮包就是陈云为作掩护才带出来的。

  赤白交锋

  担任白区工作部部长

  1933年初,由于上海白区局势日渐紧张,陈云随中央撤离上海来到中央苏区。同年秋,陈云担任白区工作部部长,负责领导在苏区附近的国统区工作。他强调要策动白军集体哗变,而不是“个别的拖枪到红军来”,要广泛发动群众对白军士兵进行各种各样的宣传和鼓动,被占领区域的党、团和工会等组织要领导群众组成“白军士兵工作组”“侦探组”等开展白军工作。白区工作部还推动“赤白贸易”,在赤白交界地区建立秘密据点、接货站和油盐运输站,接收来自白区的物资,利用水路或陆路深夜秘密运到中央苏区,支援红军作战。

  1934年1月,陈云分管秘密交通工作。当时从白区到苏区有一条主要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从广东汕头,经过福建大埔,进入游击区。陈云高度重视交通线建设,在福建视察期间,他专门与省委负责同志沟通,为加强大埔交通站的工作力量增派了得力干部。他特别强调建立复线以分散风险,避免交通线因单点故障而中断,并构建了三条功能分明的线路:一条专供联络使用,一条主要转运部队,一条是首长来往的专用通行线。此外,陈云同志还对交通员的选拔培训、秘密交接方式、掩护手段、保密纪律要求以及经费规范使用等关键环节作出了具体规定。这种做法有效保障了交通线的安全与稳固,使其成为敌人难以侦破、无法切断、不易摧毁、不能打断的“红色血脉”。

  遵义会议后,中央决定派陈云回上海,向共产国际汇报情况并恢复党的白区工作。1935年6月,陈云在地下党员席懋昭护送下,启程出川。一路上都是敌人的关卡,还有藏在深处的暗探。陈云以他丰富的经验,巧妙地应对了多重困难。他将党的经费藏在随身携带的热水瓶瓶胆下面。刚出灵关不远,陈云故意和一个敌伪县教育局局长搭伴上路,由他来掩护通过敌人关卡。到成都后,陈云在报上发表了一则丢失图章的启事,这是他行前与周恩来约好的暗号,表示一路平安。在重庆,陈云搭上开往上海的轮船,他选择和一名国民党军官同住一个船舱,并设法和他熟络起来,以此打消敌人对他的盘查和怀疑。

  同年7月上中旬,陈云抵沪。上海形势已经非常恶劣,叛徒四处游荡,搜捕熟悉面孔。陈云在街头与一名叛徒相遇,一时间两人对峙在当场。陈云没有惊慌失措逃跑,反而走上前去,用凌厉眼神瞪住这个叛徒,用不容置疑的威严口气对他说:“不要对任何人讲见过我,否则有你好看的!”这个叛徒被陈云的气势震慑得呆立当场,最后看着陈云从容离去。

  抗战无声

  延安时期的隐蔽斗争

  1937年12月,陈云任中央组织部部长,重要任务之一是恢复和发展各地的地下党组织。陈云要求地下党组织隐蔽精干、潜伏发展、提高质量,撤走不能埋伏的干部,同时注意在延安干部中发掘适合隐蔽斗争的人才,派往沦陷区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陈云指导沪、港情报力量进行舆论反制,突破国民党舆论封锁;与南方局配合营救被捕人员,隐蔽各地机关。陈云要求各地党组织深入社会,借此掩护;组织上必须精干隐蔽,平行运转,个别联系。在陈云的指导下,各级地下党组织得到全面发展和有效巩固。1944年初,陈云出任西北局委员、西北财经办事处副主任。全面抗战时期的财经工作,可以说是军事、政治以外的一个重要战场,关乎红色政权能否在敌人的经济压迫下坚持下去。陈云到西北财经办后,很快就打开了工作新局面。他高度重视经济情报工作,动员敌占区和国统区同志积极搜集经济情报,并定期报送;通过派人秘密侦察、购买公开书报等方式了解周边经济情况。正是在有力经济情报的支持下,陈云及时对财经政策进行调整,有效应对了抗战时期的斗争环境,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压迫,稳定了边区经济根基,维护了边区经济安全。

  雪原靖敌

  东北时期的隐蔽较量

  解放战争时期,陈云被派往我国东北地区工作。他坚持土改与剿匪肃特相结合,领导开展对当地特务、汉奸、土匪的清剿工作。随着战事的顺利推进,接管大城市成为一项新的任务。陈云要求在接管城市前,地下党必须将城市中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掌握;在接收城市后,要进行肃清残留敌特的工作。在领导接管沈阳的斗争中,地下党与保卫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数次大规模行动,不到十天时间即肃清了敌特骨干分子。美西方国家在沈阳的领事馆是重要间谍据点,对于领事馆的私藏电台,陈云通过发布布告、召见官员等方式请其交出,遭拒绝后,经请示中共中央,果断没收领事馆私藏电台、发电机等间谍器材,彰显了新生人民政权坚决捍卫国家主权与利益、坚决反间防谍的决心。(转自国家安全部微信公号)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国家安全 B07陈云与党的隐蔽战线 2025-07-23 2 2025年07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