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多元解纷

“公共区域堆满破家具 我不搭棚东西往哪塞?”

民警敲开紧闭的大门 十年邻里“冰消融”

陈颖婷

本文字数:1953

  □  记者  陈颖婷

  “金警官,那堵墙不拆,我胸口就像压着块大石头!”张阿姨攥着拳头捶向胸口,指向楼道里三处锈迹斑斑的违建棚屋。五个月后,当张阿姨将锦旗送到浦东公安分局周家渡派出所时,阳光倾泻在畅通的楼道里,邻居们端着茶杯寒暄着“进屋坐坐”……通过“三所联动”搭建高效平台,横亘在邻里间10年的“冰墙”终于被打破。

  “这地方万一着火,跑都跑不掉!”

  拥有1400多户居民的浦东新区上南四村邻里关系复杂,浦东公安分局周家渡派出所社区民警金泽成的秘诀是“泡”在社区里。“多走走,才能知道哪里‘堵’了。”他回忆道。2025年1月初,刺耳的争吵声将他引至5楼,眼前景象印证了担忧:501室的铁皮棚、502室的储物柜、504室的木隔断,如同毒瘤般侵蚀着公共空间,四户邻居因常年积怨在堆满杂物的楼道里对骂,连阳光都挤不进这方“战场”。“这地方万一着火,跑都跑不掉!”民警当场指出了致命的安全隐患。

  “调解不是和稀泥,得先让火药桶里的每颗‘火星’都亮出来!”面对楼道里剑拔弩张的四户居民,民警连续一周蹲守5楼,敲开每一扇紧闭的房门。503室的张阿姨指着天花板的霉斑控诉:“违建棚挡光又渗水,我家墙就没干过!”501室的李师傅喊冤:“公共区域堆满破家具,我不搭棚东西往哪塞?”笔记本密密麻麻记下12页矛盾纠纷,更记下每户窗台上积灰的绿植、门后孩子落满灰的童车——这些被遗忘的生活痕迹,成了调解的突破口。

  1月中旬,四户人家被请进居委会。民警把笔记本摊在圆桌中央:“张阿姨家的霉斑、李师傅被刮花的电动车、王阿姨不敢开窗的油烟味、陈老伯摔在杂物堆上造成的伤……这些是一个死结上的四条绳,今天咱们一条条解!”堆物清理方案当场敲定,可当话题转向违建,张阿姨突然起身:“不拆棚?那我家的霉斑永远解不了!”眼看调解崩盘,民警按住笔记本:“给我两周,咱们换个法子‘治病’!”

  “想想那些火灾新闻,后背都发凉”

  “调解不是求情说理,得让法条替公道说话!”民警带着《消防法》和火灾现场视频,开启了“一对一”破冰行动。“家家都有理,家家也都有委屈。”民警没有简单说教,他夹着厚厚的笔记本,开始了密集登门拜访。

  “李师傅,你看《消防法》第28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民警指着法律条文,结合真实的火灾视频案例,对501室的住户耐心解释,“这个棚子伸出来,万一楼下起火,浓烟往上蹿,大家逃生通道就被卡死了,后果不堪设想啊!”他转向502室:“王阿姨,你用的这些搭建板材,防火等级不够,一旦有火星,烧起来特别快,不但害己,更是害了整楼邻居。”几周内,民警反复登门,用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案例和清晰的法律条款,掰开揉碎地讲解违建对生命安全的直接威胁及违法本质。

  “金警官这么一说,再想想那些火灾新闻,后背都发凉。”502室的王阿姨事后坦言。持续的法理与情理攻势终于融化了抵触的坚冰。501、502、504室的居民陆续在民警带来的拆除通知书上签了字。“确实是我们做得不对,不能光顾自己方便,让大家担惊受怕。”501室的李先生诚恳地说。张阿姨得知消息,长舒一口气:“盼了这么多年,这块心病总算有治了!”

  拆除并非一帆风顺,联动机制搭建高效平台

  承诺落地,考验的是执行力。民警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将“公安单打”变为“集团作战”。民警协调城管执法中队、小区物业及居委会,组建专项工作群。

  拆除并非一帆风顺。面对自家搭建多年的棚子被拆除,陈老伯一度不舍,情绪低落。民警和居委干部立刻上前,一边递上温水,一边宽慰:“陈伯伯,安全最重要,你看拆完这楼道多亮堂,大家走路都舒心,这不比那旧棚子强?”看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尽量不损坏棚内尚可使用的材料,老伯最终释然地点点头。

  随着最后一块违建板材被运走,曾经昏暗逼仄的楼道豁然开朗,阳光毫无遮挡地洒进来。“真没想到,这楼道原来这么宽敞!”有居民惊喜地感叹。物理的“梗阻”清除后,人心的“冻土”也随之消融。张阿姨主动把自家放在楼道的一盆绿植搬回了屋;曾经见面不语的邻居,在畅通的楼道里相遇,也重新有了点头和微笑。

  【调解心得】

  化解此类根深蒂固的邻里纠纷,核心在于四步走:耐心倾听挖根源,靶向普法击要害,联动协作破梗阻,解决实患固成效。

  调解者首先要如“挖井人”,沉下心逐户倾听,摸清矛盾演变的脉络与各方真实诉求,找准病灶。当问题涉及明确违法点时,须化身“普法匠”,精准聚焦行为违法性及现实危害,用权威法条和鲜活案例击破侥幸心理,促成认知转变。

  复杂问题的解决不能靠“独奏”,必须善用“三所联动”及多部门协同机制,搭建高效平台,明确分工形成合力,确保承诺落地生根。最终目标不仅是“息诉”,更要清除引发矛盾的实体“病灶”。唯有如此,方能让物理空间的“畅通”真正转化为邻里人心的“相通”,实现纠纷化解的长效与和谐关系的实质性重建。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多元解纷 B04“公共区域堆满破家具 我不搭棚东西往哪塞?” 陈颖婷2025-07-29 2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