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章炜
虹口区九江路一老式小区的公共天井里,纸箱、鞋柜与锈迹斑斑的雨棚将本就狭小的空间塞得满满当当,这堆“碍眼物”成了邻里之间矛盾的导火索。近日,家住九江路附近的高阿姨反映,邻居蒋先生的租客在公共天井堆满各种杂物,还在天井搭建雨棚等违建,严重影响消防通道畅通,高阿姨要求蒋先生及其租客尽快清理天井堆物,并拆除雨棚。为尽快化解这起“天井风波”,虹口区北外滩街道司法所立即启动“三所联动”机制介入调解。
“您看这照片,雨棚把路全挡死了,真着火了咋跑?”调解室内,高阿姨边说边打开手机,翻出一堆照片,展示几家共用的天井现状:只见狭小天井里,纸箱堆积如山,临时支起的鞋柜歪歪扭扭,最刺眼的是一个锈迹斑斑、摇摇欲坠的雨棚,几乎占据整个天井,不仅遮挡光线,还将天井中间的消防通道堵得严严实实。
律师仔细翻看照片后表示,按相关法律规定,公共区域的使用权,是以不影响消防安全为前提的,如果出现火灾地震等紧急事件,将严重影响逃生机会。
蒋先生反馈称,自己从未听说过该天井属于消防通道,租客在天井放置物品也没有影响到高阿姨的合法利益,并指出高阿姨是因个人恩怨找茬闹事。蒋先生还表示,由于老房子套内面积小,平常大家都会在门口放一些杂物,而且其他人也在天井堆放杂物,是约定俗成的。
高阿姨立刻反驳,表示天井属于公共区域,堆满杂物后,他人连个纸箱也放不下,而且堵塞消防通道,是违法的。
双方情绪激动,互不退让,争吵也愈加激烈。调解员立即介入,打断双方的争吵,开始耐心劝解,先是引导蒋先生及其租客,公共通道必须保持畅通,这是法律规定,也是邻里友好相处的基础。同时,对双方摆放杂物的客观需求表示理解,并称大家可以自发约定在个人门口临时摆放杂物,只要不影响通行即可,但在天井这些关键通道区域,大家应该互相监督,禁止乱摆乱放。
几轮协商后,蒋先生及租客同意清空杂物、拆除雨棚,保障消防通道畅通。高阿姨也表示将互相监督,不再乱堆乱放。
【案例点评】
邻里纠纷中常常需要调解员深入考虑争议双方的核心诉求,才能找到“病灶”,开好“方子”。此次纠纷需要看到群众对居所环境质量提升的需求,再从调解的视角出发给出解决方案。当事双方因为套内居住面积较小,客观上会产生利用公共空间堆放杂物的需求,如果不影响公共利益,应予以充分的理解,然后结合情绪安抚、法律宣讲、换位思考等多种调解技巧,抽丝剥茧般地化解争议,双方的矛盾自然就能得到妥善解决。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