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律人手记

这些“牛羊肉串”竟是用“二师兄”做的

食品安全无小事“串”享生活我们守护

徐荔/朱晨一

本文字数:2410

  □  讲述:朱晨一  整理:徐荔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撸串”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放松休闲、交流情感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夏天,和三五好友来一场“撸串”,可谓畅快。

  然而,在大快朵颐时,却不知有些看似美味的牛羊肉串,其实暗藏玄机。古有“挂羊头卖狗肉”,现在则有“挂牛羊肉串卖猪肉串”。

  我们前一阵就办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改头换面

  猪肉摇身一变成“牛羊肉串”

  案件的发现源于市场监管部门的日常工作。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部分烧烤店铺在外卖平台低价售卖牛羊肉串,而且进货价明显低于市场价。这种异常情况引起市场监管部门的怀疑。

  经检测,上述牛羊串虽然外包装标注配料为牛肉、羊肉,但其实都是用猪肉制成的,而且涉案的牛羊肉串都是从同一个APP平台购买。

  鉴于该情况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市场监管部门于是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做进一步侦查。

  公安机关受理后,我们应公安机关邀请第一时间提前介入,以最初涉案的一款产品为线索,引导公安机关一方面对查获的所有品类牛羊肉串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另一方面循线深挖伪劣牛羊肉串的源头供应商。最终,查明三款伪劣牛羊肉串以及所涉的六家供应商。

  顺藤摸瓜,某APP平台所属的烧烤食材供应公司,以及生产涉案牛羊肉串的生产商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该烧烤食材供应公司的负责人为张某。他有着敏锐的嗅觉,早早发现了烧烤食材这一商机,并做起了相关生意,为此还开发了一款APP。

  我们在案件调查过程中,曾尝试通过该APP平台“订购”相关牛羊肉串,但这个平台有一定的“身份要求”,必须是经过“身份认证”的商家才可以订购,也就是说只有“圈子”里的人才能买到他们提供的牛羊肉串。

  生产商王某等人到案后,承认了用猪肉经过加工制成“牛羊肉串”的行为。而为了让这些“牛羊肉串”更加逼真,王某等人不仅修改配料表、精心设计包装,还在APP平台上将原本的“风味牛羊肉串”更名为“手工牛羊肉串”,以达到混淆视听、以假充真的目的。

  推卸责任

  费尽心机在合同中设置“漏洞”

  经过长期的操作,在配料表上,牛羊肉甚至取代猪肉出现在了第一项。

  同时,产品的外包装还印上了“手工牛羊肉串(高品质堂吃款)”“纯手工牛羊肉串”的字样。用猪肉制成的“牛羊肉串”就这样改头换面地卖到了各烧烤店中。

  王某等人表示这一切都是张某指使的。在根据张某的要求提供“牛羊肉串”后,张某就通过自己的销售平台和营销手段,将这些假牛羊肉串包装成热门商品,并通过降低价格吸引众多餐饮店铺下单购买。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订单爆满,产品广销苏浙沪数百家餐饮店铺。

  然而,张某却矢口否认。

  “我不知道牛羊肉串是假冒的,我都是看产品外包装的配料表以及供货商发给我的检测报告。我们进货都签订正规合同,合同里也约定不得提供假冒伪劣产品。”张某在我们面前信誓旦旦。

  面对张某的上述辩解,我们全面审查证据,在海量的电子数据中寻找到了认定他主观明知的证据。

  为了进一步规避责任,张某确实如上述辩解的一样,他所在的公司与生产商签订了购货合同,并在合同中注明了“不得提供假冒伪劣产品”,还要求供货商提供产品的检测证明。但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张某明知生产商提供的检测报告不实,仍继续采用。

  我们还发现,为进一步迷惑消费者,张某特别重视对公司客服人员的培训和话术管理,一旦有消费者询问牛羊肉串的真伪时,他们一律回复“以配料表为准”。因为这样一来,张某就可以把相关责任都推卸给生产商。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依据所掌握的证据,我们认定张某属于主观明知。

  挖掘真相

  “假羊肉串”的羊源性成分从何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案件审查初期,检测机构从涉案的整串羊肉串中检出了羊源性成分。

  有羊源性成分是否就可以证明羊肉串是羊肉做的呢?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

  通过审查被告人的供述、电子数据以及涉案羊肉串是由“羊肉和羊尾油”共同组成这一特性,要求公安机关仅针对肉串瘦肉部分开展补充检测。结果显示,肉串瘦肉部分没有检出羊源性成分而是检出猪源性成分。也就是说,涉案羊肉串仍是由猪肉制成,只是因为用了羊尾油,所以最初被检出了羊源性成分。这也可以看出犯罪嫌疑人的“挖空心思”。

  由于涉案羊肉串配料表首位明确标注了羊肉,因此根据上述检测结果,我们依法追加认定涉案羊肉串也属于伪劣产品。

  最终,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案涉单位某烧烤食材供应公司罚金100万元;判处被告人张某、王某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针对本案部分涉案人员犯罪金额尚未达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我们及时启动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将有关线索移送行政检察部门,建议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形成打击闭环。其中,涉案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吊销公司生产许可证以及从业禁止的行政处罚决定。

  同时,我们还坚持治罪与治理相结合,从个案出发延伸类案调查,发现电商新业态下食品安全监管疏漏,联合国内知名外卖平台开展专项治理,通过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构建常态化协作机制,协同共护网络食品安全。

  

  案件之外>>>

  

  食品安全无小事诚信经营要坚守

  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我们也心生感慨。张某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本可有一番成就,然而随着该APP平台在业内越做越大,张某却在利益的驱使下渐渐丧失了诚信的底线。他没有把心思用在正途,而是在造假方面“刻苦钻研”“挖空心思”,结果就是在歧途上“越走越远”,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该案件也提醒餐饮食品业经营者,不要心存侥幸,不要被低价和营销手段蒙蔽双眼,保证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诚信经营,是每一位经营者必须守住的底线。一旦行为“过界”,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食品安全无小事,电商平台也不是法外之地,任何制假售假的行为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比如这起案件中,监管部门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案件线索,行刑衔接,起到打击、震慑的作用。而我们也将始终坚守职责,发挥检察职能,让大家吃得放心。

  (该案承办人:朱晨一,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律人手记 B07这些“牛羊肉串”竟是用“二师兄”做的 徐荔/朱晨一2025-08-05 2 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