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章炜
如今,老年人高龄化、空巢化现象日益普遍,给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带来了机遇的同时,老人及家属与养老机构的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多。
92岁老人在入住护理院次日离世,老人儿媳认为护理院存在护理不当、通知不及时及沟通态度蛮横等问题,要求赔偿3万元。护理院则主张老人为正常死亡,仅同意支付2000元人道主义补偿,双方分歧尖锐。护理院负责人与老人家属一同踏入虹口区江湾派出所的大门。最终,在“三所联动”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纠纷得以平息。
去年8月13日,黄女士的公公诸大爷入住护理院,本期望能在这里得到妥善的照顾,却不料在入住第二天的傍晚时分,护理院传来噩耗——诸大爷因抢救无效离世。黄女士及家人悲痛之余,更对护理院的护理质量产生了严重质疑,认为是护理不当导致了老人的不幸离世,于是决定报警并申请“三所联动”调解。
警方迅速介入,经现场勘查及初步调查,排除了他杀可能,初步判断老人为正常死亡。然而,这一结论并未能平息家属的愤怒与不满。黄女士指出,护理院在老人病情加重时通知家属不及时,而且在沟通过程中态度蛮横,这让她无法接受。她坚持认为,护理院应当为老人的离世承担责任,并提出了3万元的赔偿要求。
面对家属的指责与索赔,护理院方面则态度强硬。他们认为,老人的死亡属于自然现象,与护理院的护理行为无直接关联,因此只能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给予2000元的补偿。双方分歧巨大,调解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为了尽快化解矛盾,调解室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再次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调解过程中,死者家属情绪激动,坚持要求3万元的赔偿;而护理院则不愿做出更多让步。
调解员在充分听取双方意见后,采取了分开调解的策略,一方面安抚家属情绪,另一方面向护理院阐明其在通知家属及沟通态度上存在的问题。同时,律师也介入调解,从法律角度为双方提供专业解释与建议。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双方终于在赔偿项目及金额上达成了一致。此外,护理院还承诺向家属赔礼道歉、送花圈表示哀悼、免收老人住院期间的护理费用,并退还住院押金2万元。最终,双方在调解室的主持下签订了协议,承诺不再就此事向对方提出其他主张,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此次纠纷的妥善化解,不仅彰显了“三所联动”机制在化解基层矛盾中的关键作用,也为养老服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注入了警示意义。养老机构作为提供专业照护的主体,需以更严谨的服务流程、更耐心的沟通态度履行责任,将人文关怀融入日常运营;家属在面对意外时,也应保持理性,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唯有双方在法治框架下相向而行,才能共同守护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让养老服务真正体现温度与尊严,这既是社会对养老行业的期待,更是法治社会维护公平正义的生动实践。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