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打“内鬼”端“窝点”断“源头”

上海警方严打侵犯公民信息犯罪,今年已破获140余起案件

陈颖婷

本文字数:916

  □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即将于下周全面开展,昨天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公安网安部门已累计侦破侵犯公民信息犯罪案件14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0余名,打掉涉案团伙60余个,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行业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因隐蔽性强、危害大,成为上海警方重点打击对象。此类犯罪主要有三种作案类型:直接窃取型,不法分子私自下载存储所掌握的用户信息并非法售卖牟利;内外串通倒卖型,个别内部员工与外部人员勾结,定向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供下游不法分子使用或二次倒卖;技术滥用型,内部技术人员绕过内部审计系统,批量爬取、下载用户注册等信息非法获利。

  针对这些情况,上海警方从“供给端”“需求端”两端深挖线索,开展打击“内鬼”侵公“小切口”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排查房产中介、快递、外卖、教培、医疗等民生领域。目前,已侦办涉行业“内鬼”侵公案件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4名,切实筑牢了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防线。

  数字经济时代,黑客技术成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重要手段,且呈现出新趋势。一方面,黑客利用手机APP漏洞、WiFi钓鱼热点、伪基站等,发送带木马链接的信息诱骗受害人点击,进而获取通讯录、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另一方面,黑客攻击互联网公司、金融企业、房产中介等存储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平台系统,通过破解登录接口、利用后台管理漏洞等方式,批量下载公民信息或企业商业数据。

  为应对此类犯罪,上海警方紧盯“数据获取源头”,深入分析犯罪网上行为特征,汇聚网络巡查、互联网举报平台投诉等信息,全面刻画犯罪团伙,彻查相关线索。目前,已侦破利用黑客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涉企案件1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人。

  当前,侵犯公民信息已成为网络黑灰产犯罪的重要环节,泄露的信息被复制、传播、倒卖,不仅为“网络水军”“薅羊毛”等违法犯罪提供支撑,还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电话营销、网络推广、裸聊敲诈等活动,严重损害公民人身财产安全。

  上海警方通过联合办案、信息共享、警企合作等机制,推进常态化、一体化打击整治,今年以来已扩线打击侵公全链条案件20余起,查处违法犯罪嫌疑人70余人。

  ■  相关案例详见A6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打“内鬼”端“窝点”断“源头” 陈颖婷2025-09-12 2 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