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由上海市生态文化协会、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5东滩论坛——生态空间开放的文化价值:基于上海的实践”专题研讨会日前在市政协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深入探讨上海自2021年起稳步推进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到进一步开放全市生态空间的特色实践和文化价值。记者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累计开放单位附属绿地169个,开放面积达111万平方米,其中改造为口袋公园48个。
据悉,推进单位附属绿地开放连续多年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强力推进,已成为上海生态空间开放的良好示范。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开放生态空间不仅能系统性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能直接回应民众需求、增进人民福祉,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强化生态空间的文化属性,将生态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有机融合,深入挖掘和弘扬生态价值观。同时,将建立健全生态空间开放的协同机制,加强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合作,共同推动上海生态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指出,通过单位附属绿地的打开,生态空间实现无界融合,上海走出了一条存量资源优化、功能复合提升、治理协同创新的城市更新之路。当前生态空间开放工作,尤其是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工作已逐步进入攻坚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进一步增强推动工作的内生动力;要对标高质量发展,推动绿地开放与城市功能提升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政协独特作用,助推城市生态空间进一步开放和文化价值的提升。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