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

“三无”老人陷困境 赡养费可叠加低保

杨浦法援“法律+政策”双轮驱动化解赡养难题

陈颖婷

本文字数:1004

  □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丁老伯与儿子失联二十余年,由于无房无存款无收入,进入老年的他生活陷入窘困。无奈之下,丁老伯求助法律援助中心。经过法援律师的努力,丁老伯不但找到了儿子,还通过赡养费与低保待遇叠加的方式,让自己的晚年有了保障。

  丁老伯年过六旬,2001年离婚后便与独子小丁失去联系。他名下无房、无存款,无任何收入来源,也未享受低保和医保待遇,夜晚只能借宿于公园长椅或医院走廊。2023年11月,丁老伯向杨浦区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找回儿子。经审查,法援中心指派上海国狮律师事务所项颖律师承办此案。

  接手案件后,项律师发现丁老伯无固定住所、身体状况欠佳、案件审理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更关键的是,小丁下落不明,即便胜诉也可能面临“执行难”问题。然而,项律师并未放弃。因丁老伯手机丢失、联络不便,项律师请他每周二到律所沟通进展,同时持续关心他的生活和情绪状态。经过多方调查和沟通,项律师最终找到了小丁的联系方式。

  父子首次见面时,小丁情绪抵触强烈。原来,丁老伯当年离婚后曾因事入狱,导致小丁从小居无定所,小丁对父亲积怨已久,加上自身经济条件有限——月收入仅5000元,妻子无业,确实难以承担每月1000元的赡养费。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项律师意识到,若仅依靠诉讼判决,不仅难以解决纠纷,还可能加剧父子矛盾。项律师在深入查证过程中,发现上海市有一项政策允许“赡养费与低保待遇叠加享受”。也就是说,若小丁支付部分赡养费,丁老伯其余生活缺口可通过低保补齐。

  项律师向丁老伯如实说明小丁的成长经历,并耐心劝导:“他不是不愿赡养,只是过去的心结还没解开,适当下调赡养费,既可减轻他的负担,也能让您更快获得低保保障。”

  与此同时,项律师也向小丁释明法律义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赡养义务不因过往矛盾而免除,但我们可以协商更合理的支付方式。”

  经多次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小丁每月支付500元赡养费,并配合父亲办理低保手续。庭审后,小丁当场转账支付了首笔赡养费,之后还多次陪父亲前往街道办理低保申请。7月,丁老伯告知项律师,他已收到第一笔低保金。

  近年来,上海高度重视老年人养老问题。上海市民政局发布《关于〈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意见》,重申“社会救助制度坚持与法定赡养相结合的原则”。而项律师作为一名法援律师,不仅解决了丁老伯的赡养纠纷,更通过“法律+政策”双轮驱动,解开了父子之间长达二十年的心结。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城事 A05“三无”老人陷困境 赡养费可叠加低保 陈颖婷2025-09-12 2 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