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说案

直播间大牌尾货清仓?

售假超百万元 犯罪团伙成员被判刑

季张颖/徐若庭

本文字数:1232

  □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徐若庭

  “亲们看过来!‘露露乐檬’‘汤米’‘冠军’大牌尾货清仓,专柜价上千,今天直播间只要99元起,保证正品,假一赔十!”镜头前,网店主播举着知名品牌logo的裤子卖力吆喝,屏幕上“库存告急”的弹窗不停跳动。殊不知,这背后,藏着一个“公司化运作”的售假团伙。近日,经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闵行区人民法院最终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小张此前就是被这“捡漏机会”吸引,下单了一件“露露乐檬”运动短裤。但收到货后,小张却傻了眼:裤子面料薄得透光,走线不齐,还散发着一股奇怪的刺鼻味。

  “这哪是正品啊?”小张越看越不对劲。他打开网购平台软件,拍了几张裤子照片发给客服,对方却轻飘飘甩来一句:“一分价钱一分货,觉得不合适就退货。”小张不知道的是,他刷到的直播间,背后是一个“公司化运作”的售假团伙。

  原来,被告人李某自2021年6月开始在线上销售服装鞋帽,打着“文化传播公司”的旗号,构建起分工明确的售假体系,十余名员工各司其职。李某作为核心人物统揽全局,进货渠道与商品定价由其一人决定;直播部门由李某与沈某负责,白某则负责日间公司管理;白天另有7、8人组成发货部,负责打单、发货、售后退回的快递。除此以外,该公司内部还设有财务、售后客服、快团团等专门部门。从找工厂订购热门款式,到专门团队运营账号、策划直播脚本,再到客服统一话术应对质疑,俨然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公司化运营体系,每天靠着低价噱头吸引上百名消费者下单。

  经审查,2022年1月至案发,该犯罪团伙在被告人李某的管理下,通过淘宝、抖音、快团团等渠道销售假冒商品金额总计126万余元。公安机关在上述经营地现场查扣假冒商品1万余件,货值金额总计61万余元。就在这个团伙靠着直播售假赚得盆满钵满时,公安机关接到举报线索,迅速展开侦查,最终将以李某为首的售假团伙一网打尽。

  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办案检察官围绕李某等人的犯罪事实全面审查证据,精准界定行为性质。通过核实销售记录、审查商品鉴定报告等关键材料,确认李某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大规模销售,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近日,闵行区检察院依法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李某等人提起公诉,并结合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及认罪悔罪态度,提出量刑建议。最终,李某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100万元;同时追缴违法所得,没收扣押在案的赃物及作案工具。

  【检察官提醒】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该罪主要保护的法益是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以及商标权利人对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利。无论消费者对其购买的系假冒商品是否知情,均不影响该罪的成立,切莫认为“知假买假”便可免受法律制裁。同时,消费者在直播购物时需提高警惕,对于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合理范围、品牌信息模糊不清,或主播对商品真伪、验货事宜刻意回避的情况,应保持理性判断,避免因“捡漏”心理盲目下单。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说案 A07直播间大牌尾货清仓? 季张颖/徐若庭2025-09-19 2 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