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徐慧
本报讯 新疆吐鲁番9月的烈日下,库木塔格沙漠边缘的黄土路上,一辆三轮车驶过,车斗里的老应是上海中富拍卖有限公司的一名司法拍卖辅助工作人员,这条黄土路的尽头就是他此行的终点——鄯善县。过去一年里,为了完成拍前现场勘查、接待看样、张贴拍卖公告等工作,并在“拍辅通”系统完成现场“打卡”,他已经往返新疆三次。
这样的路,上海40家司法拍卖辅助机构的数百名工作人员都走过。作为司法拍卖生态中的关键服务主体,他们承担着司法拍卖辅助工作从拍前、拍中到拍后的全流程服务职能,运用“拍辅通”系统,同时为淘宝、京东、公拍网等主流司法网拍平台上的拍卖标的提供全方位专业支撑,持续为司法拍卖注入澎湃动力。
2017年开启网络司法拍卖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指导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研发了国内首个司法拍卖辅助工作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拍辅通”。“拍辅通”系统设定了拍前、拍中、拍后三大环节共计200余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档案资料数据,辅助机构的线下服务事项和采集资料实时录入系统,形成可追踪溯源的全流程数字化轨迹,经智能化解析,提醒机构完成待办事项,帮助分析工作得失。
2019年,“拍辅通”系统正式运行,就被评为“全国智慧法院建设十大创新产品”。
六年来,上海、新疆、北京、内蒙古、辽宁、山东、广东等多个省市的法院选择使用“拍辅通”,系统中已录入案件32000余件,生成数字工作轨迹超过750000条,记录数字化文件档案超过320000件,记录拍辅机构实地打卡70000余次。
通过“拍辅通”系统,可以了解所有拍卖案件的实时进展,包括数量分布、地区分布、拍卖进程等,方便地统计成交额、成交率、溢价率、拍卖结案周期等核心数据,为法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在“制度+技术”双重赋能下,全市司法拍卖前期调查完成时间从使用“拍辅通”前的11天减少至6.9天,提速37%;平均拍卖结案周期从150天大幅缩短到93天,提速38%。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结案平均用时等反映执行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指标位居全国法院前列。
社会公众通过关注“拍辅通”公众号,即可获得最权威且准确的拍卖信息。“拍辅通”系统运行以来,已累计向18000余名拍卖案件当事人提供拍卖进程动态信息,向社会各界提供查询访问1660000余次,成为打通判后执行拍卖精细化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重要举措。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