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葳然
本报讯 昨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杨浦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记者了解到,杨浦于去年贡献了超3200亿的信息服务业营收,占全市五分之一。2020年至2024年,区百强企业区级税收总量由30.11亿元增长至62.94亿元,增幅达109%,占全区税收收入比重由27.8%增长至45%,入围门槛由560万元增长至1454万元,增幅达160%。
据悉,五年来,杨浦持续加大城市更新力度,加快征迁改造速度:2022年全面完成了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2024年实现了小梁薄板房屋改造的收官任务,今年又让“拎马桶”退出了历史舞台,让2万多户的居民圆了“宜居梦”“安居梦”。同时将风貌保护、全龄友好、公园城市、韧性安全等理念融入城市更新,一体推进美丽家园、美丽街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
此外,持续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提质扩面,围绕教育和医疗这两个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领域,新建学校14个、新增学位数7070个;打造高水平医联体,健全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制度,让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聚焦“一老”“一小”,推动普惠性托育点街道全覆盖,兴办全市首个科创园区嵌入式托育园,满足职场父母“上班送娃,下班接娃”的需求。
在提升创新产业竞争力方面,杨浦聚焦“人工智能+”“互联网+”两个重点方向,在线新经济、智能制造、创意设计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低碳四大新兴产业的“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互联网“大厂”“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一大批数字经济企业在杨浦链式集聚,一大批头部“大V”和MCN机构踊跃入驻,“大学—大厂—大V”的创新大三角正在形成。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