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2025年年初,上海地铁站发生一起意外碰撞事件,18岁的赵阳(化名)不慎撞倒7岁女孩小雨,导致小雨眼角受伤,双方家庭就赔偿问题陷入僵局。关键时刻,调解委员会介入,凭借专业、耐心的调解,不仅化解了矛盾,更让两家人重拾和睦。
碰撞后的担忧与分歧
2025年年初的一个午后,地铁站换乘通道内人流涌动。18岁的赵阳满心想着下午的课程,脚步匆匆地穿梭在人群中,丝毫没留意到前方正牵着妈妈手走路的7岁女孩小雨。
就在两人交错的瞬间,意外发生了——赵阳不慎撞上小雨,小雨瞬间失去平衡摔倒在地,脸上佩戴的眼镜当场碎裂,锋利的镜片碎片扎破了她的眼角。“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看到孩子倒在地上哭,眼角还在流血,我心都揪紧了。”小雨的妈妈李女士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声音依旧带着后怕。赵阳和他的母亲孙女士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上前安抚哭泣的小雨,连连向李女士道歉。孙女士母子还陪同小雨和李女士赶往第九人民医院急诊。
经过手术,小雨眼角被缝合四针,手术很成功,但医生告知,伤口愈合后可能会留下疤痕。这一消息让爱美的小雨情绪低落,也让李女士忧心。后续,李女士提出了包含眼镜损失及后期除疤治疗在内的赔偿要求,孙女士虽愿意承担责任,却认为赔偿金额过高,双方各执一词,协商陷入僵局。
从争执到握手言和
为打破僵局,双方决定向的松江区广富林街道社区调解委员会求助。调委会受理案件后,迅速指派经验丰富的调解员主导工作,并邀请派出所民警、村居法律顾问参与,确保调解公正专业。“这起纠纷涉及到未成年人权益,处理不好可能对两个家庭,尤其是孩子的心理造成长期影响,必须谨慎对待。”调解员明确了工作方向。
调解室内,气氛起初十分凝重。李女士和小雨的外婆红着眼眶,反复强调小雨因事故受到的心理创伤,以及后续除疤治疗的必要性:“孩子才7岁,脸上留疤对她一辈子影响都很大,我们要求的除疤费用都是合理的。”而孙女士则表示,对眼镜费用没有异议,但对除疤费用有不同看法:“我平时工作常和医美行业的人打交道,了解过相关费用,她提出的金额确实偏高了。”双方各不相让,争执愈发激烈。
见状,调解员立即采取“背靠背”调解策略,分别与双方深入沟通。面对孙女士,调解员耐心劝导:“您可以多渠道了解一下不同医院、不同治疗方案的除疤费用和效果,咱们尽量做到费用合理,但也要考虑一次性解决纠纷,避免后续再产生麻烦。”法律顾问也从法律角度分析:“一旦签订调解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要遵守,若现在达不成一致,后续走法律程序反而更耗时费力。”
在调解员和法律顾问的共同努力下,孙女士的态度逐渐松动。另一边,调解员也与李女士进行沟通:“我们确认过您主张的金额包含了后续所有除疤费用,但也希望您能理性看待,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大家各退一步,才能尽快解决问题。”经过多轮沟通,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孙女士当场签订调解协议,并通过转账支付了赔偿款;李女士收到款项后,出具了收据,两家人握手言和,此前的紧张氛围烟消云散。(文中人物为化名)
【调解心得】
这起纠纷的顺利解决,关键在于耐心倾听和理性引导。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没有急于下判断,而是先通过递热茶、平和交流的方式缓和双方情绪,再认真倾听双方的诉求与担忧,让两家人感受到被尊重。对于赔偿金额这一核心矛盾点,调解员没有强行干预,而是通过“背靠背”策略,分别疏导双方情绪,结合法律顾问的专业法律解读,帮助双方认清利弊,最终促使双方自愿达成共识。“其实大家都不是不讲理的人,只是一开始被情绪冲昏了头。”孙女士事后感慨,“调解员帮我们理清了思路,也让我明白了一次性解决纠纷的重要性,避免了后续更多麻烦。”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