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说案

可办贷款百万元 但需“资质包装”?

男子轻信网络贷款落入诈骗陷阱

季张颖/吴珊珊

本文字数:726

  □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吴珊珊

  本报讯  轻信网络贷款广告,一男子被骗9万余元。近日,经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黄浦区人民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该起案件的被告人秦某有期徒刑2年2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今年1月,沈先生因生意需要资金周转急需办理贷款,着急时无意中在网络上看到一则贷款广告,便拨打了广告上的电话进行咨询,接电话的是自称贷款中介的秦某。

  见面后,沈先生询问秦某是否有渠道可以快速贷款100万元,秦某表示以沈先生的情况需要做“资质包装”,收费1.5万元,若届时办不成功,可以全额退款。沈先生觉得既然可以贷款的话,就多贷一些金额,便先后2次通过微信转给秦某1.5万元,合计3万元。

  一周后,秦某通知沈先生银行卡流水不够,需要沈先生转账6万元用于“刷流水”。今年2月,秦某却说认识的中介跑路了,贷款没有成功,之后秦某陆陆续续退款1.8万元。

  今年3月中旬,秦某介绍某银行的职员小杨给沈先生,小杨告诉沈先生需要向秦某转账3万元作为保证金,但沈先生转账后,小杨又告知贷款办不成了。秦某于5月陆续退款7000元,之后秦某便以不在上海等理由推脱。沈先生察觉自己可能被骗,便向警方报案。

  8月27日,该案移送至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我在外面投资失败欠了很多债,自己一时糊涂,就想到通过这种方式去骗取钱款。”秦某到案后如实供述。经查,秦某向被害人沈先生谎称有办法帮其办理贷款,并以包装贷款材料和刷流水的名义骗取9万元,又使用自己的微信小号虚构银行工作人员身份,要求被害人支付3万元保证金用于办理贷款。案发前,秦某退还被害人2.5万元。

  经查明,2020年,秦某曾因以介绍工程、办理贷款、办理信用卡为由骗取他人财物,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系累犯。最终,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说案 A07可办贷款百万元 但需“资质包装”? 季张颖/吴珊珊2025-10-31 2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