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徐静文
本报讯 重病老人面对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该如何兼顾执行力度与效率?面对涉老案件中的种种难题,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持续深化“如我在执”理念,以柔性沟通打破僵局,用多元方法化解矛盾。
在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被执行人王某拒不履行义务,导致申请执行人瞿大爷的7.5万元执行款一直没拿到。
近一年间,王某始终拒绝到庭,并称自己“无财产可供执行”。
面对这一困境,执行法官果断启动网络查控,冻结了王某名下银行账户,但账户余额远不足以支付执行款项。委托异地法院调查后,也未能发现王某有效的财产线索。
其间,瞿大爷的子女在申请续冻过程中透露,瞿大爷现身患绝症且年事已高,经济陷入严重困难。
了解该情况后,执行法官继续加大执行力度,通过多方线索排查,发现王某活跃于多个地区从事二手车交易,且无固定住所。
鉴于此,执行法官制定周密的执行方案,经蹲防部署,成功在交易现场将王某拘传到案。
随后,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现场谈话,向王某释明法律义务和责任,并说明瞿大爷身患重病、急需资金的现实困境。最终,王某认识到自身错误,现场筹措资金付清了7.5万元执行款。
从“倾情调解”化解双方困境,到“精准施策”破解执行困局,这些涉老案件以不同的方式践行着“如我在执”的承诺,切实兑现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