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多元解纷

旧改获五百多万补偿款 姐弟意见不一大打出手

经“三所联动”介入,姐弟签订调解协议

章炜

本文字数:1935

  □  记者  章炜

  旧改征收分得550万元补偿款,本是家庭“喜事”,却让杜家姐弟反目——杜大姐以“赡养母亲”为由索要半数补偿款,杜二哥坚持按实际居住户口分配,双方从辱骂斗殴到多次报警和信访,矛盾愈演愈烈。南京西路派出所、司法所与律师事务所组成的“三所联动”调解团队介入,历经多轮努力,最终促成姐弟签订调解协议,让这场家庭房产补偿款纠纷尘埃落定。

  大姐索半数遭拒,姐弟斗殴报警

  杜大姐一家共有兄弟姐妹三人,分别是杜大姐、杜二哥和杜小弟。杜大姐本人的户口、杜二哥一家三口、杜小弟等五人的户口均在旧改房屋内。杜二哥为承租人,杜小弟因常年居住在国外,实际为空挂户口。

  杜家此次旧改征收,三姐弟共计分得补偿款550万元。大姐认为,自己赡养过母亲,应当获得其中不低于50%的补偿份额,即225万元。但二哥和小弟均不同意。二哥认为,应当根据实际居住的户口进行分配,每人获得1/5的补偿款,即大姐获得110万元,由此引起了大姐的不满。大姐和二哥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多次互相辱骂、大打出手,杜大姐更是反复报警、信访。

  “三所联动”多维发力分阶段破解僵局

  为了帮助杜家早日化解纠纷,南京西路派出所、南京西路街道司法所、通浩律师事务所开展“三所联动”。派出所首先告诫双方,家庭内部财产分配可以通过调解协商的方式解决,没有必要引发治安问题。

  司法所则安抚了情绪较为激动的大姐情绪,告知大姐,因杜小弟在国外时间超过时间,已经被旧改小组认定为“未实际居住”,因此根据补偿款分配的常见原则,只有户口在内且实际居住的四人有可能分得房屋补偿款。一般按照人数均分,大姐比较合理的分配金额是全部补偿款的四分之一。

  律师对杜二哥进行了依法释理工作,告知其考虑大姐对家庭的照顾,尽量维系亲情。同时,列举了相关案例,向杜二哥明确了诉讼成本,建议其在四分之一补偿款的基础上,酌情予以提高。律师的摆事实、讲道理也打动了杜二哥,他同意大姐分得其中的153万元补偿款。然而,杜大姐则始终认为,自己应当获得补偿款的一半,不愿意退让。

  见杜大姐始终不肯退让,律师从大姐的丈夫和女儿入手,向二人普及了补偿款分配的基本原理——原则上按照实际居住的户口进行平分,曾经获得过福利分房的家庭成员,应当少分。未实际居住的空挂户口人员,可以不分。杜大姐虽然照顾了母亲,但也曾经获得过单位的福利分房,本身未必能够依法获得四分之一的补偿款,如果因此诉讼上法院,可能收到的判决会对其更为不利,不如通过调解固化分配方案,才是合理的明智之举。

  大姐的丈夫和女儿在权衡利弊以后,终于同意杜大姐获得153万元补偿款。杜大姐见丈夫和女儿都同意了这一方案,自己的行为已经不能得到在场多数人的支持,才回到调解座位上。在电话询问了杜小弟并获得认可后,杜大姐和二哥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书。杜二哥表示,自己在作为承租人领取550万元补偿款后,将立即打款153万元给杜大姐,10万元给杜小弟。

  旧改分配需平衡法理与亲情

  尽管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在具体补偿款的打款操作上,大姐依然存在异议。在补偿款正式发放前夕,她又找到“三所联动”调解工作室,要求旧改征收指挥部直接将153万元补偿款打入自己的银行账户。

  尽管指挥部告知,因杜小弟人在国外,所有户口人员无法全部到达现场,所以直接打款不符合相关政策规定。指挥部将发放550万元给承租人杜二哥,由杜二哥打款153万元给大姐,但大姐始终不能认同这一政策规定。

  对此,“三所联动”工作室集体出动:派出所首先将大姐带到工作室,对其不理智行为进行了训诫;司法所协调二哥,由二哥出面亲笔写下“当天打款承诺”,作为协议书的附件;律师告知双方,补偿款发放当天,自己将亲自前往放款银行,监督承租人杜二哥将153万元打入大姐的银行卡,保障协议书的实际操作和履行。

  2025年8月30日,补偿款发放当天,大姐又提出自己至少需要155万元补偿款等新诉求。对此,派出所告知大姐,撕毁协议等于反悔,违背信誉只会让她更加难以获得法院支持。司法所工作人员则放弃休息时间,长达五个小时陪伴大姐,坚持《人民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律师前往银行监督二哥,亲自将153万元打入了大姐提供的银行卡。

  在“三管齐下”共同劝解后,大姐终于接受了自己获得153万元补偿款的协议约定,也确认自己银行卡收到了补偿。她认识到了出尔反尔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利益,终于不再提出不合理诉求。

  【案例点评】

  旧改补偿款的家庭内部分配纠纷,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普遍而棘手的难题。在巨变和巨利面前,维系家庭的不能仅仅是血缘,更需要的是基于法律和规则的清晰约定、基于爱与责任的坦诚沟通,以及基于公平和同理心的智慧妥协。这对于“三所联动”调解工作而言,则意味着需要将工作做得更细、更人性化,引导千万个家庭平稳度过这场“财富考验”。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多元解纷 B04旧改获五百多万补偿款 姐弟意见不一大打出手 章炜2025-11-04 2 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