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求真辟谣

路边满地的桂花可以捡来泡茶吗?

本文字数:999

  近日,上海桂花迎来盛放,整座城市都沉浸在甜香中。不少市民发现,街头、绿地、公园的桂花树不仅花朵茂盛,而且随风飘落,一个晚上地上就铺满了桂花。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帖子提醒“捡秋”时不要忘了桂花,更有博主分享如何将采摘或捡来的桂花做成“桂花蜜”“桂花茶”。

  公共场所的桂花,真的能做“桂花蜜”或泡“桂花茶”吗?答案是“不行”。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桂花受环境及种植方式影响,不适合食用。其中,道路两旁、公共绿地里的桂花长期受到灰尘、汽车尾气、杀虫剂等污染,不仅花瓣上附着细菌、虫卵,还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普通清洗、阴干等处理方式,都不能去除这些有害物质,食用后容易出现腹泻甚至中毒。

  公园里的桂花看似没有汽车尾气等污染,但公园在养护时,同样会定期喷洒杀虫剂,掉落在地上的桂花更会沾染细菌、霉菌,同样不适合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在社交平台上,有部分游客将“捡秋”变成了“剪秋”,为了收集“干净”的桂花,选择直接采摘。其实,这么做并不能获得无污染的桂花,而且明显违反文明游园守则,属于需要抵制的不文明行为,相关网民大言不惭地将“经验”发布在社交平台,理应受到批评。

  也有消费者问,既然公共场所的桂花不能食用,那么市售食品中的桂花,又从何而来?这些桂花与绿地花园的景观桂花有本质区别,来自专门的种植基地;生产加工时则要符合对应的食品原料标准。据中国花卉协会介绍,2024年,我国桂花产业发展强劲,种植面积约125万亩。湖北、广西等都是桂花主产区,近年来又发展出云南昆明、重庆北碚、贵州遵义、河南潢川、安徽六安、福建龙岩等新兴产区,栽培面积均超5万亩。这些桂花产区除了出产观赏用的苗木外,还有大量进入工业化生产,包括“专供食用”的桂花。

  食用桂花在种植过程中须遵循食品原料的安全规范,包括严格管理农药种类、用量及使用时间等,避免重金属污染,确保符合食用标准。同时,这类原料进入工业加工环节后,还要经过分拣、清洁、干燥或腌制等过程,并通过对应的食品安全指标检测,才能作为食品原料上市销售或使用在各种食品中。

  值得注意的是,桂花虽然好闻好吃,但并非人人适合。一方面,桂花可能引发过敏,过敏体质群体要格外当心。另外,食用桂花有禁忌。要避免直接食用新鲜桂花,新鲜桂花含单宁等物质,口感苦涩,还可能刺激肠胃。此外,桂花性温但香气浓烈,还有一定的活血作用,所以孕妇、月经量多、经期较长、脾胃虚寒的人群要慎食。

  (来源:上海辟谣平台)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求真辟谣 B06路边满地的桂花可以捡来泡茶吗? 2025-11-07 2 2025年11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