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说案

麻将桌前上演“三对一局中局”

普陀检察院以诈骗罪对13人提起公诉

王晓丹/王葳然

本文字数:947

  □  记者  王葳然

  通讯员  王晓丹

  本报讯  牌桌之上,三位“牌搭子”演技精湛,通过隐秘手势与默契配合,将麻将局变为“杀猪盘”。近日,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对两个诈赌团伙以诈骗罪依法提起公诉,揭开了这场“只输不赢”牌局的真相。

  今年4月,孙先生在社交平台上收到网友“空白格”的麻将邀约,随后被拉入一个由“维纳斯”创建的微信麻将群,群里已有成员“老唐”。三缺一之际,另一位名叫“大海”的网友恰巧私信孙先生,表示希望加入,孙先生顺势将“大海”拉入群,四人牌局就此凑成,同时,一个“三对一”的陷阱也悄然布下。

  当晚,孙先生在三小时内输掉15000元,离场后,孙先生察觉那三位“陌生人”在牌局中的表现不像初次相识。意识到可能被骗,于是果断报警。

  经查,孙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张某等6人团伙与费某等7人团伙自今年2月开始便采用这套固定骗局实施作案。这两个团伙作案模式也如出一辙:先由3到4名“聊手”在网络发布约牌信息,继而组建微信群营造随机匹配的假象,最后派出三名“打手”前往棋牌室打牌。

  6月,两个诈赌团伙的1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8月,案件移送普陀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官审查后发现,“打手”们借助一套精密暗号相互串通,比如:右手触碰特定位置的牌代表“几万”,左手类似动作意指“几条”……此外,他们还会互相“喂牌”,故意打出队友所需要的牌,助其迅速组成“清一色”等大牌型。

  作案过程中,被害人输掉的钱款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实时转至“打手”账户,牌局结束后,三名“打手”平分总赃款的四分之三,剩余四分之一则由牵线成功的“聊手”平分。“他们胡大牌的频率太高了,几乎每几把就来一次,而且,他们之间几乎从不点炮,要么自摸,要么就是我点炮。”同为被害人的王先生在面对检察官的询问时说道。

  检察机关审查查明,自今年2月起,上述人员通过组织“三对一”麻将局实施诈骗。两个团伙虽相对独立,却在作案中频繁交叉协作,常在一方“打手”不足时相互借调。截至案发,共造成14名被害人财产损失,多数损失金额在1万至2万元之间。

  检察官指出,本案通过打手势、“喂牌”等作弊手段实施诈骗行为,牌局前隐瞒“打手”相互认识的事实,牌局中实施欺诈,牌局后按固定比例分赃,依据相关司法解释与司法实践,该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近日,普陀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13名被告人依法提起公诉。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说案 A07麻将桌前上演“三对一局中局” 王晓丹/王葳然2025-11-11 2 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