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一家之“盐”

童书繁荣背后 监管不力导致“泥沙俱下”

2018年01月16日 B06 :读者呼声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69

  □张魁兴

  有数据显示:中国少儿出版已经连续1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仅在2014年至2017年的4年间,童书总销售量平均增速就达50%以上。今年年初,当当网公布了近5年当当童书市场的数据报告——在连续5年码洋增速超35%的基础上,去年更是实现了60%的高速增长,总销量达4.1亿册。目前国内现有的500余家出版社中,做童书的竟有470余家。然而,据当当童书方面介绍,仅2017年当当童书在选书环节就淘汰掉了近10亿码洋的伪劣童书。(1月14日 《北京青年报》)

  一方面是童书市场的迅猛增长已是多年来的一个常态,另一方面却是童书质量令人堪忧。童书市场繁荣是一个事实,但繁荣的背后,有些不法商家盲目跟风、蹭热点,什么书好卖就做什么,制造出各种劣质盗版图书。出版劣质盗版图书,不只是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更涉及童书质量上的假冒伪劣,侵害少儿的身心健康。

  童书质量上是有高下优劣之分的,看书多本是好事,但如果看的都是劣质书,那就是受伤害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实施,在图书市场上童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国内的原创优质童书不足,从而造成两个乱象,一是出版社不论有无优势都加入了出版童书的大军; 二是国内不足国外补,只要是童书就可能被引进来,甚至不是童书也可能被当做童书推销给了儿童,监管不力造成“泥沙俱下”的乱象。

  出版是文化产业,本来就该严格监管,但是童书市场发展较快,监管无法跟上,以至于童书出版乱象丛生。童书是孩子的精神食粮,如果监管没有跟上,或监管不力,那孩子就可能吃到“垃圾食品”。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孩子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无良童书祸害的不只是孩子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因为孩子是未来的接班人。

  为了弥补国内健康童书不足的短板,一是要加大原创力度,组织国内作家多创作童书,出版社要加大编辑出版优质童书的力度,要为原创优质童书出版开通绿色通道;二是要加大审核和监管力度,由于孩子的鉴赏能力不足,童书出版必须严格审核,不健康的文化童书不能出版,质量低下的劣质童书不能出版。

  应该说,市场是有净化功能的,但市场的净化功能是很弱的,甚至淘汰机制也不健全,为了利益,有些出版社放弃了责任与担当,有些商家什么书好卖就进什么书,根本不管童书的质量,根本不管童书是不是对孩子有危害。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就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所以,对市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任自流,严格监管是政府的责任,尤其是文化监管更是重中之重,绝不能让劣质童书充斥市场,绝不能让垃圾的文化童书迷失孩子的心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必须给以健康的精神食粮。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童书繁荣背后 监管不力导致“泥沙俱下” 2018-01-16 2 2018年01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