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金玉良言

单位开出“奇葩罚款” 谨防侵害员工合法权益

2018年02月13日 B06 :读者呼声 稿件来源:上海法治报

本文字数:1036

  □杨玉龙

  年终了,朋友圈不少人纷纷“晒”出单位的年终奖福利。然而,广东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刘小莲(化名)近日却“晒”出了一张公司开的罚款单:因工作失误罚款11366元,分6个月扣完。“拿到工资条时真的很恼火。我辛苦干了一年活儿,不但没有年终奖,反而被罚了1万多元。”刘小莲深感不平。(2月10日 《工人日报》)

  对职场人士而言,辛苦一年最盼望的是,年底有一笔可观的年终奖。不过,盘点一年的“收成”,被“不断刷新认知”的奇葩罚款所累,也着实令人恼火。比如媒体报道的,员工因为说话声大被第三人听见而罚款,因下班后手机关机而被公司罚款,销售业绩不达标被罚款等等,这些由头不同的罚款,也让员工的权益很受伤。

  事实上,企业加强员工的管理无可厚非,而且也是提高企业业绩,增加员工收入的重要保障。员工出现工作失误可以按规章制度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管理员工就可以随意处罚员工。加强人员管理,即便制定出台管理制度,一则不能违背法律法规; 二则也应尊重员工的人格。否则,就有可能既起不到加强管理的初衷,更会侵害员工的合法权益。

  比如有的单位要求,“微信朋友圈不准转发与公司工作无关的内容,发现一次罚款100元; 如果将公司领导屏蔽,发现了还可能会被开除”。可以说,这样的规定不仅不讲人情,而且毫无法律依据。要知道,员工不是“想开除就开除”的,即便是给了员工饭碗,也必须遵照劳动法律法规行事。

  同时依据法律规定,企业仅有权依据合法且向劳动者公示过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奖惩,并且这些奖惩不得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更不能因这些奖惩导致实际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不能损害员工作为劳动者的基本权利。这就意味着,企业仅有权依据合法且经公示的规章制度进行奖惩,其它的均不合乎规矩。

  减少奇葩罚款侵害员工权益现象的发生,于企业而言,一方面,用人管人须恪守法律准则,制定管理人的规矩,也应遵从法律边界; 另一方面,在管理上也应坚持以员工为本,毕竟企业的长足发展,员工才是基石; 此外,也应该明白,对待员工的态度也是自身的品牌,在员工身上违规“揩油”,终归是短视之举,理当规避。

  对于员工而言,应严格遵守用人单位合法的管理规定,这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更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面对违法违规的奇葩罚款,也应多些警惕,甚至是抵制,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一再被侵害。同时,劳动用工管理部门针对“不断刷新认知”的奇葩罚款,应做好法律知识的普及,以及针对这些不法行为的整治,以督促企业用人合法合规,不走偏路。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单位开出“奇葩罚款” 谨防侵害员工合法权益 2018-02-13 2 2018年02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