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奎
每年腊月,是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结婚的“高峰期”。然而,《望》 新闻周刊记者调查发现,原本该是人生大喜的婚事,在一些地方却由于闹婚“过火”变成了不堪回首的礮事。捆人上树、肆意扮丑、拳脚相向等不良现象频频出现,甚至出现猥亵妇女等违法违规行为,让风俗变恶俗、热闹变胡闹、闹婚变闹心。(2月10日 《望》)
报道称,多名受访群众反映,农村闹婚“恶俗”人人厌恶,但又无可奈何,常常被裹挟其中推波助澜。希望各地党委政府能将农村闹婚“恶俗”列入移风易俗整治重点,逐步引导群众摒弃旧习惯、涵养新风气、形成新婚俗,逐步铲除农村闹婚“恶俗”的生存土壤。
闹婚恶俗不仅是农村存在,就连城市也难于幸免。近年来闹婚离谱,野蛮闹婚现象时有所闻,全国各地媒体屡有曝光。重庆双桥经开区新郎被闹洞房的亲友五花大绑,穿女士内衣去“游街示众”,导致有市民怀疑男子遭到绑架,拨打110报警;云南某景区一起闹婚事件引发网友热议,两名男子赤身裸体被亲友团绑在树上砸鸡蛋、泼墨水……闹婚闹出人命案,也并非绝无仅有。
自古至今,在我国都有“闹洞房”的风俗。过去“闹洞房”具有为新人祝福的美好意味,众人和新人一起进行一些特别的婚礼游戏,闹婚本意是怀着良好的祝愿,来共同欢度这一人生最美好幸福的时刻。可如今闹婚昏了头、变了味,往往以“折磨”新人为乐趣,低俗、恶搞新娘新郎和伴娘的闹剧不断上演,成为无下限的狂欢恶搞,以“折磨”新人为乐,不把新郎新娘折磨得死去活来不罢手。如此闹婚民俗成了恶俗,败坏了社会风气,是对文明的戕害!在公共场合闹婚,甚至突破道德底线,实在是太过分了。
文明健康向上的闹婚无可非议,但野蛮闹婚,不仅是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事,还关乎社会文明和谐的大问题。个人权利也应有边界,不是可以胡来的。“闹婚”也要有规矩,不能违背文明公德和公序良俗,不能突破法律底线。新郎新娘也好,伴娘也好,他们都是有尊严的,他们的权利和隐私是不能侵犯的,“闹婚”应该健康文明,不能昏头胡闹,婚礼应是文明的“狂欢”,而不是粗陋野蛮的恶搞,如果因闹洞房使新婚变成悲剧,甚至造成犯罪事件,那么也就失去了意义。
面对种种野蛮闹婚行为,政府岂能坐视不管,该出手时就出手。如果任其下去,那么便是政府的失职,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而应从农村城市文明建设的高度,对闹婚恶俗行为实行零容忍,并依法严厉整治,以护佑社会文明。何况整治不文明闹婚,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对变异的风俗进行制约,有利于提升婚礼的文明程度,有利于社会文明和谐。

首页



放大
上一版